學習用品·硯名言大全
佳句寶典
硯,俗稱硯臺,是漢族書寫、繪畫、研磨色料的工具,被譽為 “文房四寶” 之一。
漢代時硯已流行,宋代則已普遍使用于書寫及書畫中; 其品種繁多,出現了被人們稱為 “四大名硯” 的端硯、歙硯、洮硯和澄泥硯。
今天能見到的最古老的硯的實物是仰韶文化時期姜寨遺址中發現的一塊石硯,有硯蓋,有磨扦,硯心微凹,與漢代石硯極其相似。
漢代硯被普遍使用,不但有石硯、瓦硯,而且出現了玉硯、陶硯、漆硯和青銅硯。
端硯: 用廣東高要縣端溪地方出產的石頭制成的硯臺,是硯臺中的上品。
歙 (shè) 硯: 因生產于安徽省歙縣而得名,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廣東端硯齊名,是硯中的上乘珍品。
歙硯的特點是: 石質堅韌、溫潤瑩潔、紋理縝密,撫之如柔膚,扣之似金石,刀法挺秀有力,美觀實用大方,歷來被文人墨客譽為罕世珍寶。
古代漢族文人對硯情有獨鐘,不僅終日相隨,而且死后還用之殉葬。
古代漢族文人不僅視硯為必不可少的學習工具,而且把它作為藝術珍品和吟詠的對象,如 “端溪溫潤石,價重百車渠; 一滴元潭水,蠅頭萬卷書”,“洛水源頭一脈清,文林藝圃藉滋榮” 等詩句,就贊美了硯的價值與功用。
片斷精選
宋代的蘇東坡是個藏硯大家,他的第一方石硯為12歲時所得。那年他在家中閑地上掘土洞玩耍,發現一塊淡綠石頭煞是可愛,石頭上有閃閃銀“星”,溫潤凝瑩,試以研墨,極好。其父蘇洵也覺好奇,認為此石“是天硯也”,于是鑿磨了硯池,交代兒子好好愛護。及至稍長,蘇東坡對此硯更是關愛有加,并且在硯背銘“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顧余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幾語。神宗元豐二年 (1079),蘇東坡被誣陷入囹圄,“天硯” 不見蹤跡,5年后偶在書籠中找到,蘇東坡已年老力衰,遂交代兒子好好保存呵,自己不久即撒手人寰。明代時,權傾朝野的奸相嚴嵩被世宗所殺,抄沒家產時竟發現了蘇東坡的 “天硯”,以后不知所終。蘇東坡藏硯很多,世人只知他贈人禮品為硯,唱詩贊頌多硯,究竟藏有多少,無人得知。
歙硯別名龍尾硯,用歙州婺 (wù) 源 (今江西婺源) 龍尾山歙石雕琢而成。在名目繁多的歙硯之中,羅紋硯最易發墨,最宜筆鋒。羅紋硯中,以紋理細密的古犀羅紋、魚子羅紋和暗細羅紋為最佳。歙硯因其石紋各異而擁有不少雅稱,如金星硯,硯石中灑布金黃色點,黑地黃星,宛若夜幕繁星; 羅紋硯,藍黑細線似羅紋,細的如盤發,粗的似卷帶,起波的靈動,像卵石見扁見圓; 蛾眉硯,臥蠶、柳葉都似眉,長的長,短的短,有的還成雙成對,恰似臉上掛雙眉。另外還有魚子紋、瓜子紋、棗心紋、算子紋、松紋、豆斑紋、角浪紋等,雕硯名家們一般都會因材琢硯,讓紋彩盡量展現出自然純樸的姿色,使得天工妙手合一,交相輝映。
黃河上游有一條叫洮河的支流,源自甘肅、青海相鄰的西傾山東麓,經岷縣而北折,入臨洮縣去永靖縣城左流入黃河。其上游洮州 (今臨潭縣) 附近河段產一種石頭,呈綠藍色,近似綠松石的顏色,多帶回形、曲形紋,質地細膩但不堅,制硯極佳,當時人稱其為洮硯。從唐代發現洮河石可制硯到明代洮硯衰減,極盛時期只在唐代,今日傳世或出土的洮硯十分罕見。洮硯之石采自洮河深水處,洮硯中的鴨頭綠、鸚哥綠二品均碧綠潤澤,石理中有回曲紋的紋絲,或如波翻浪滾,或似云涌霞飛,雅麗自不必說,還柔嫩得令人憐愛。除這種最為清麗動人的綠洮石之外,還有一種紅洮石,色彩有些濃艷,較為稀少,不如綠洮石常見。但綠色石硯并非洮硯一家,綠端硯、綠松花石硯、綠賀蘭石硯、綠易縣石硯等各有千秋,區別時要細審紋理,并看是否有綠洮石中常見的微量黑色墨筋或墨點。
松花石硯也是中國名硯之一,曾與端硯,歙硯、洮硯齊名。這種硯以松花石為原料制成,松花石又名 “松花玉”,因產于中國東北長白山區混同江砥石山松花江的發源地而得名。硯石以綠色為主,與紅色顏料可以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松花石硯在清代被視為國寶,專供御用。松花石的色彩有深綠和淺綠,而且雜有黃色或紫紅色,紫綠相間。其紋如刷絲,有如大海的波濤或流水中的漩渦或如平行之紋理等。其中,以深綠色的刷絲為上品,刷絲紋中的精品又似孔雀石。常見的松花石硯大都簡潔實用,以規矩造型為多,突出石質的美麗。這主要是因為松花石的硬度偏高,硯工在制硯時取硯材的斷面,以顯現石材的刷絲紋理。造型上依材定形,因形施藝,線條均勻,邊緣齊整,主題鮮明,這是松花石硯獨特的雕刻風格。松花石硯的雕刻內容極其豐富,有蒼松翠柏、青竹紅梅、行云流水、海淮云月、山水花卉、龍鳳、云鶴以及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等題材。
前年,爸爸出差路過蘇州,給我買了個漂亮的墨硯。我拿著墨硯,左看看,右看看,總舍不得放下。我細致地打量了它一番,只見墨硯呈長方體形,我用尺一量,長有16.5厘米,寬有11厘米,硯蓋上有一幅鵝圖。鵝圖旁邊刻寫著《楓橋夜泊》這首古詩: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整個硯很像個長方形的黑盒子,我打開硯蓋一看,呀,真美!硯底精雕一頭水牛,這頭水牛活靈活現,瞧,它眼睛又大又圓,嘴巴張得大大的,像在喝水。那牛角,又彎又長,像把鐮刀,四條腿像四根柱子,穩穩地托住它大大的身軀。如果把水灌進去,還真像一頭在水里游的水牛呢!
有人說烏龜能活上千年,是吉祥物。還說它憑著堅強的意志戰勝了號稱“飛毛腿” 的兔子,奪過賽跑的桂冠。因此,我特別喜歡小烏龜,更喜歡我家放在書桌上的那臺小小“烏龜”硯。也許,你要問,這樣一只活生生的小烏龜怎么是硯臺呢?我告訴你吧,秘密就在它的背殼里! 如果你輕輕地掀開像盾牌一樣的龜背,那“烏龜”身子的中間,就出現了一個不規則的多邊形墨池,往這里倒上兩勺水,研起墨來,用不了幾分鐘,一灘烏黑烏黑的墨汁,就呈現在你眼前了。
每當我寫字時,就輕輕打開它的蓋,它的兩個部分的設計是那樣的合理,墨硯的最右邊是一塊凹池,是放墨汁的地方,占整個墨硯的二分之一。還有一半地方是蕩筆的,這地方還不算寬,可你先別急,墨蓋的后面還有一個大的蕩筆的地方。蕩筆處很平,很光滑,儲墨處也可以灌很多的墨汁,這個墨硯真是我學習書法的好朋友啊!
上一篇:《學習用品·墨》狀物作文寫作技巧
下一篇:《素材庫》狀物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