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壽妖態是什么意思
【典源】《后漢書·梁冀傳》:“ (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態。”注引后漢·應劭《風俗通》曰:“愁眉者,細而曲折。啼妝者,薄拭目下若啼處。墮馬髻者,側在一邊。折腰步者,足不任體。齲齒笑者,若齒痛不忻忻。始自(梁) 冀家所為,京師翕然皆放效之。”《后漢書·五行志》亦載。
【今譯】 東漢末年大將軍梁冀專權驕橫,漢帝詔封其妻孫壽為襄城君。孫壽美貌而且善于打扮得容貌妖冶,她創制愁眉,即將眉毛描得又細又彎。啼妝,即輕輕涂拭眼下仿佛哭過。墮馬髻,即發髻歪側在一邊。折腰步,即好像腿腳承擔不住身體。齲齒笑,即似乎牙疼難受時的笑。京城婦人全都模仿她。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女子容態妖冶; 也用以詠花等。
【典形】 愁眉、墮淚妝、墮馬妝、齲齒孫娘、孫眉、孫壽愁眉、啼妝、折腰行、梳墮馬、妝淺休啼臉、鬟非墮馬偏、如墮馬、墮髻。
【示例】
〔愁眉〕 宋·朱淑真《畫眉》:“曉來偶意畫愁眉,種種新妝試略施。”
〔墮淚妝〕 明·湯顯祖《紫釵記》:“墮淚妝殘柳暈斜,西風涼似夜來些。”
〔墮馬妝〕 明·陳子龍《越中清明憶長安作》:“袖分鴨綠盤龍繡,鬢壓鴉青墮馬妝。”
〔齲齒孫娘〕 金·元好問《杏花》之一:“畫眉盧女嬌無奈,齲齒孫娘笑不成。”
〔孫眉〕 隋·盧思道《日出東南隅行》:“楚腰寧且細,孫眉本未愁。”
〔孫壽愁眉〕 宋·李清照《多麗·詠白菊》:“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似孫壽愁眉。”
〔啼妝〕 宋·辛棄疾《添字浣溪沙·與客賞山茶》:“墮髻啼妝孫壽醉,泥秦宮。”
〔折腰行〕 宋·劉筠 《前檻十二韻》:“折腰行太緩,連瑣語何頻。”
上一篇:孔子夢奠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孟敏墮甑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