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靈蛇之珠》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靈蛇之珠:líng shé zhī zhū
詞源: 漢·劉向《淮南子·覽冥訓》:“譬如隋侯之珠, 和氏之璧,得之者富, 失之者貧。”高誘注:“隋侯, 漢東之國, 姬姓諸侯也。隋侯見大蛇傷斷, 以藥傅之。后蛇于江中銜大珠以報之, 因曰隋侯之珠,蓋明月珠也。”
詞由: 有這樣一個傳說故事: 東海之濱的國家有一個隋侯, 是周文王的后代。有一天, 隋侯看見一條大蛇受了傷, 傷勢很重, 就拿來藥給這條蛇敷上去。蛇游走了, 不久,蛇在大江中銜來一顆明珠, 報答隋侯的救命之恩。于是社會上就有一顆珍貴的珠子即明月珠了。
詞義: 有神靈的蛇銜來的珍珠。原比喻無價之寶, 后亦比喻非凡的才能。亦簡作“靈蛇”。
書證: 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當此之時, 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也。”《晉書·文苑傳序》:“西都賈、馬,耀靈蛇于掌握; 東漢班、張, 發(fā)龍于綈槧。”
上一篇:成語《灰心喪氣》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牢不可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