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虛應故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虛應故事:xū yìng gù shì
詞源: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回:“剛打到二十,婦人忽然手指大盜道:‘你存這個歹意,我本與你不共戴天;今你既肯舍著皮肉,我又何定要尋死?但剛才所打,都是虛應故事;如果要我回心轉意,必須由我再打二十,才能消我之氣?!?/p>
詞由:《鏡花緣》中寫道:林之洋他們到了兩面國,遇著一個大盜,把閨臣、若花、婉如三個女子搶去,原想霸占為妾,可他卻怕老婆,假想說給夫人為婢。飲酒之際,夫人逗他:我不要婢女了,你拿去作妾吧。他高興了,可老婆卻動起了怒來,他只好討饒,吩咐僂仆重責二十。老婆看出是假打的,所以就說是虛應故事,必須要由她自己再打二十,這樣才消肚中之氣。
詞義:敷衍一下例行做的事。虛應:敷衍了事地應付一下;故事:例行的事,按照規矩、習慣、制度應做的事。
書證: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二回:“次日清晨起來,吃點兒點心,便搖著串鈴滿街楚了一趟,虛應一應故事?!鼻濉た咨腥巍短一ㄉ取こ两罚骸鞍呈翘K乱粋€老贊禮,只因太平門外,哭奠先帝之日,那些文武百官,虛應故事,我老漢動了一番氣惱?!?
上一篇:成語《葭莩之親》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虛張聲勢》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