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千頭橘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千頭橘奴:qiān tóu jú nú
詞源:《三國志·吳志·孫休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襄陽記》:“衡每欲治家, 妻輒不聽, 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龍陽汜州上作宅, 種甘橘千株。臨死, 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 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 不責(zé)汝衣食, 歲上一匹絹, 亦可足用耳。’”
詞由: 三國時襄陽有個叫李衡的,看到家境日漸衰落, 便想好好收拾一下, 可他妻子總是不贊成。李衡沒有別法, 只得秘密地派門客十人到武陵找塊地方造了些房舍, 種上成千株甘橘樹。臨死時他告誡兒子說:“你母親不想治家, 致使家境如此貧困。但我在武陵現(xiàn)有上千個木奴, 它們不要你供吃穿, 你卻可靠它們享用了。”他兒子不知道千頭木奴究竟是何物, 便告訴母親, 母親說:“這該是種了許多甘橘。你父親在時常稱贊太史公‘江陵千樹橘,當(dāng)封君家’這段話。
詞義: 許多橘樹。奴: 是擬人化說法。指有可以維持生活的家產(chǎn)。亦作“千頭木奴”、“橘奴”、“木奴”。書證: 唐·杜甫《驅(qū)豎子摘蒼耳》:“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唐·李賀《感諷五首》之一:“合浦無明珠,龍洲無木奴,足知造化力,不給使君須。”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十二出:“家徒四壁求揚意,樹少千頭愧木奴。”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原殊蘇井諸家樹,亦非李氏千頭奴。”
上一篇:成語《北門鎖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千慮一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