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牛鬼蛇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牛鬼蛇神:niú guǐ shé shén
詞源:唐·杜牧《李賀詩序》:“鯨呿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
詞由:杜牧很是贊許李賀的詩篇,他在《李賀詩序》中這樣來說明李賀的詩意境虛幻、想象豐富、充滿浪漫主義特點的: 象鯨魚張開了大嘴, 象鱉猛跳起來這樣的奇特驚人, 象牛頭鬼、蛇身神這樣虛荒幻誕。李賀的詩確是獨具一格, 在風格上, 既不同于杜甫的現實主義,又區別于李白的浪漫主義, 構思獨特,詞句新奇,一直為人們所稱道。
詞義: 牛頭的鬼, 蛇身的神。泛指妖魔鬼怪, 現在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
書證: 明·王世貞 《弇州山人四部稿·祝京兆季靜園亭卷》: “以大令筆, 作顛史體, 縱橫變化, 莫可端倪, 雖考之八法, 不無小出入, 要之鐵手腕可重也, 然書道止此耳,過則牛鬼蛇神矣!”清·曹雪芹 《紅樓夢》第八十二回: “寶玉接著說道:‘……更有一種可笑的, 肚子里原沒有什么, 東拉西扯, 弄的牛鬼蛇神, 還自以為奧博。”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第二回:“近來風氣可大不然了, 倒是做生意的人還顧點體面, 若官幕兩途,牛鬼蛇神,無所不有!”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至于外省那班作幕的,真真叫作牛鬼蛇神, 無般不有, 這都是我領教過的。”
上一篇:成語《爽然若失》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牝雞司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