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笑里藏刀》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笑里藏刀:xiào lǐ cáng dāo
詞源: 《舊唐書·李義府傳》:“義府貌狀溫恭, 與人語必嬉怡微笑, 而褊忌陰賊。既處權要, 欲人附己,微忤意者, 輒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
詞由: 唐太宗時有個李義府, 靠奉承拍馬, 得到太子李治的賞識。李治當了皇帝, 他也升了官。他在外表上好象十分謙恭, 同人說話臉上總掛著甜蜜的微笑, 可是他心里卻極為狡猾陰險, 尖酸刻薄, 常常用陰謀詭計陷害他不滿意的人。有一次, 李義府得知監獄中關著犯了死罪的女犯, 就指使大理寺一個官員為她開脫罪責, 弄來做小老婆。高宗知道了, 這個官員上吊自殺, 李義府卻逍遙法外。所以當時就有人稱他為“義府笑中刀”。
詞義: 外表裝得和善, 滿臉笑意,可是心里都是害人的詭計。形容外表和藹客氣, 內心卻陰險毒辣。
書證: 元·孟漢卿 《魔合羅》 第二折:“他把我丕的來藥倒, 煙生七竅, 冰浸四稍,誰承望笑里藏刀,眼見的喪荒郊。”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那時間相看的是好, 他可便喜孜孜笑里藏刀。”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五回:“再要窮追苦克,人恨極了,他們笑里藏刀,我們兩個才四個眼睛兩個心,一時不防,倒弄壞了。”
上一篇:成語《竹杖化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篳路藍縷》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