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龍驤虎視》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龍驤虎視:lóng xiāng hǔ shì
詞源: 漢·潘勗《冊魏公九錫文》:“君龍驤虎視, 旁眺八維, 掩討逆節, 折沖四海, 是用錫君彤弓一,彤矢百, 玈弓十, 玈矢千”。
詞由: 漢獻帝在建安十八年 (公元214年) 五月, 派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封曹操為魏公。這篇文章是潘勗寫的。這時, 曹操已基本上統一了北方。潘勗在這篇文章中, 大講曹操的功績: 討董卓, 平黃巾, 殺袁術, 戮呂布, 滅袁紹, 一連講了曹操十大功勞。因此把冀州的十郡封給曹操, 以丞相兼領冀州牧仍如故。文章最后說: 曹操是一個有志氣、有遠見的人, 北方平定是靠武力取得的。曹操為討代各地的叛逆, 真是不辭辛勞, 不怕犧牲啊!詞義: 象龍馬那樣仰起頭, 象老虎那樣看獵物。龍: 龍馬, 即駿馬;驤:馬昂著頭的樣子?;⒁暎合罄匣⒛菢幼⒁曋P稳菀粋€人志氣高遠,以雄才的眼光洞察面對的事物。
書證: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之素志, 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碧啤W陽詹《送張驃騎邠寧行營》:“寶馬雕弓金仆姑, 龍驤虎視出皇都。”明·羅貫中 《三國演義》 第三十八回:“龍驤虎視安乾坤, 萬古千秋名不朽。”
上一篇:成語《龍山落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一不做,二不休》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