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貪多務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貪多務得:tān duō wù dé
詞源:唐·韓愈《進學解》:“先生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p>
詞由:韓愈自二十五歲登進士后,仕途坎坷,屢遭貶謫,前后做了幾任國子監博士這種清高而無實權的官。他自以才高而屈居下位,內心極為憤懣,所以作《進學解》以自諭。文章借國子監先生與弟子的對話構思成篇。其中有這樣一段弟子議論老師的話:“先生終日吟誦六經,翻閱諸子百家的著作;記事文必領會其要點、綱領,議論文必探索其深奧的道理;貪圖多學,務求得益,無論細小的或重大的問題,皆不拋棄;夜以繼日,勤奮學習?!?/p>
詞義:原指韓愈貪圖多學,務求得益。貪:貪多,求多;務:務必,一定。后指貪心大,欲望非要滿足不可。
書證:清·方宗誠《古文簡要序》:“而泛觀古人之文,則又博而寡要,且懼夫貪多務得,而遂溺于文。”
上一篇:成語《象齒焚身》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貪天之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