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獨當一面》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獨當一面:dú dāng yī miàn
詞源:《史記·留侯世家》:“而漢丞之將獨韓信可囑大事,當一面?!?/p>
詞由:劉邦攻下楚都彭城后,項羽立刻組織力量反攻,大破了漢軍。劉邦吃了敗仗后氣憤地對張良說:“你看誰可以立一大功,給我出這幾口氣呀?”張良答道:“有三個人,一個是黥布(項羽的驍將),他作戰十分勇猛;一個是擁有萬把人馬的彭越,他正在梁地(今河南開封)起兵反楚。你要趕快聯合這兩個人,一同打擊項羽。至于您漢王部下吆,只有韓信可以托付重任,能夠獨當一面?!焙髞?,漢王劉邦采納了張良的建議,終于滅了項羽。
詞義:獨自擔當一個方面的重要工作。
書證:后晉·劉昫等《舊唐書·張濬傳》:“復恭戲曰:‘相公握禁兵,擁大旆(pei),獨當一面,不領復恭意作面子耶?”清·曾樸《孽?;ā返谖寤兀骸扒f壽香大刀闊斧,氣象萬千,將來可獨當一面,只是嫌功名心重些。”
上一篇:成語《犯而不?!肥裁匆馑紎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班姬辭輦》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