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現幸福的陷阱
什么是幸福的陷阱呢?在《幸福的陷阱》一書中是這樣講的:幸福之所以那么難的另一大原因,是由于幸福的三大迷思。請檢查一下,你有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
第一個陷阱,大部分人都把幸福當成是人之常態。為什么說這個迷思是一個陷阱呢?因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幸福才是常態。
第二個陷阱,為了生活更美好,必須去除消極情緒。幸福并不代表沒有任何消極的感受,相反,消極體驗是人腦進化的自然產物,是無法根除的。幸福和負面情緒兩者并不對立互斥。
第三個陷阱,很多人都認為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事實上,我們對自身情緒和想法的控制程度,遠遠不如自己所期望的那么高。試圖打敗消極想法,然后用積極想法取而代之,這些努力不僅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更重要的是,一旦無法做到,我們就會變本加厲地自我苛責,繼而引發更多的消極想法和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如果明白了這三個陷阱,就更容易正確理解幸福和找到幸福的途徑。
生活中我們總會羨慕:
別人家的老公溫柔、體貼、懂浪漫,自己家的老公邋遢、矯情、又無理;
別人家的孩子懂事、優秀、愛學習,自己家的孩子頑劣、厭學、愛頂嘴;
別人輕輕松松升職、加薪,自己辛苦出差、加班卻被老板熟視無睹;
別人朋友遍天下,而自己卻找不到一個交心之人;
……
貌似幸福只是別人的事,但其實呢,別人眼中的你,遠比你眼中的自己要幸福得多。很多時候恰恰是自己不接納自己造成了這種“羨慕”和“攀比”。
希臘圣城德爾斐神殿上銘刻著一句著名的箴言——認識你自己。希臘和后來的哲學家喜歡引用這句話來規勸世人。
在我看來,“認識你自己”就是無條件接納自己。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地愛自己,愛自己身體的每一個部分,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
學會愛自己,就要隨時關照自己的身體、關照自己的情緒,關照自己內心的需要,在覺察的同時,接納自己,調整出自己最好的生命狀態。這樣,我們才有能力去愛和接納我們的孩子,接納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親人和朋友,才能和他們有良好的互動。
對很多人來說,學會成長和愛自己都要經過三個階段。最開始,我們是情感的奴隸,我們相信讓他人快樂是我們的義務,如果別人不高興,我們就會感到不安。后來,我們發現犧牲自己迎合他人代價太大,開始變得對別人的情緒無動于衷,這個階段看似灑脫,其實面目可憎。最后一個階段,當我們成長為生活的主人,無論是幫助他人,還是善待自己,都是出于愛,而不是因為恐懼、內疚或慚愧,才能到達自由而快樂的境界。我認為這才是真正愛自己的最高境界。
愛自己的另一層境界,就是要停止與自己對立,也就是停止對自己的不滿和批判,停止對自己的挑剔和責備,主動維護自己生命的尊嚴和價值。
當一個人能夠真正接納自己的時候,也就是吸引外界正能量的開始,當自己具備了滿滿的正能量以后,幸福的感覺自然就會不期而至。
上一篇:如何從知道到做到
下一篇:如何清晰表達,讓別人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