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24歲那年,我在國貿開了家餐飲店
2014年的夏天,我坐在租來的十幾平方米的房間,籌劃一件大事,我想在北京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開一家餐飲店,主要提供四川特色小食,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打造“輕簡餐”的模式,暫時不打算做線上。
在那之前,我跟很多人聊天,每次問他們,等你有錢了,你會選擇做什么?他們總是這樣回答我:“等我有錢了,我要開一家店,可能是一家咖啡館,然后在里面擺滿書,放著各種好看的咖啡杯,然后……”
“那你到底準備什么時候開始做這件事情呢?”我忍不住會把他們從神往的思緒中拉回來,可大部分人給我的都是一個不了了之的答案。
開一家店,是很多人的夢想,我也一樣。但這次我想來真的,就在眼下,在北京,開一家實實在在的店。
之前聽馬云對所有創業者說過:“從創業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對的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難的時候還沒有到,但有一天一定會到。困難不能躲避,不能讓別人替你去扛。九年創業的經驗告訴我,任何困難都必須你自己去面對。創業就是面對困難。”
對我而言,籌劃開店面臨的第一個不可逾越的考驗就是,錢從哪里來?
大家都知道,做生意需要本錢,需要時間,還需要心力。這三個條件通常情況下是比較難同時具備的,尤其是對于二十多歲的人,處于資本積累的初期,基本上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能夠差不多養活自己,不問家里面要錢,就已經很不錯了。
不光如此,當我提出想要開店后,有很多人(包括我的家人、朋友)都對我說,下海經商,需要很多原始積累,比如人際關系等。
我思前想后了一個多月,最后還是決定要開店。錢的問題我從三個方面得到解決,自己的少部分積蓄,問家人借來了一部分,另外,找到了一個信得過的朋友入股集資。就這樣,東拼西湊了十多萬元。
要知道,想做成一件事情,很多時候光靠自己是完不成的,抱團的力量能給你帶來的價值遠超過你的想象。
有了資金后,我開始篩選地段。地段決定店面的租金、轉租費和客流量。轉租費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費用可高可低,甚至可有可無。
在偌大的北京城,地段好的地方,你見到的是店鋪門庭若市,每天的高翻臺率;而地段不好的地方,幾乎就是門可羅雀,生意清冷,更別提翻臺率。
好地段意味著更高的價錢,這對于當時的我來說,是絕對不適合的。大多數人,在了解到商圈價位這個嚴峻的現實后,可能都會知難而退,被高額的租金和轉租費嚇得退縮回去。但我卻是這樣一個人,對所有的事情和結果,都堅信一定還存在一個反轉的可能,只是自己還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而已。
在地段的篩選中,除了線下一個片區一個片區地搜索外,我還在網站上去搜尋相關轉讓信息,包括58同城、趕集、豆瓣等。成功是一個不斷地重復、失敗、再繼續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是備受煎熬的、可能是孤獨無依的,但是當你做成這件事情后,你會收獲很多,成長很多。
連續幾個月這樣無縫隙地毯式搜索后,我找到了一家急轉的店面信息,位置在國貿,80平方米,裝修還算可以,并且轉租費相對便宜,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于是,我果斷與他取得聯系,這就是我在國貿開餐館的開端。
拿下店鋪之后,緊接著第二個棘手的問題就來了,我只有一個禮拜的免租期,但是店內的裝修和設計與我的預期完全不符合,面對全面裝修和更換設備,靠兩個“90后”小女生,該怎么辦?
在國貿那寸土寸金的地方,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勞務費的。為了將成本降到最低,能用臨時工就不會招長期工,能讓人幫忙就求人幫忙,能自己解決的,絕不多花一分錢。
人在江湖飄,有時一件事情成敗與否,很可能取決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色。再了不起的人,也說不定會需要別人的幫忙,更何況,那時候我幾乎傾盡所有,別無其他。
在我就用這種央求的方式和真誠的態度,找來了免收人工費的裝修師傅;買來了免收運費的桌椅;請賣燈管的小師傅吃飯,讓他幫我們安裝燈管。當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只靠請求就可以,還需要自己做,我和我的合伙人曾在一個寒風瑟瑟的冬日午后,自己在店里安裝桌椅,從起初的笨拙無從下手,到后來的比誰都安得快,而這些對曾經什么家務都不太會干的姑娘來說,是莫大的進步。
在籌備開店的過程中,曾遇到過無數事先幾乎沒想過的問題。比如物業突然來收取裝修維護費導致裝修延期;食材被收廢舊品的工人偷走,不得不再次運送;買的燈泡大小不合適,大冬天在建材市場和店面間來回奔波。
現在回頭來想,那段時間每天所遭遇到和需要處理的事情,遠比之前預想的要多太多。可人處在麻煩當下的時候,除了埋頭往前沖,真的不會再往別處想,而面對一些看似高不可攀的事情,很多人是被自己的臆想嚇回去從而退縮的,而真的在經歷挑戰和嚴酷的時候,你卻是無所畏懼的。
店面就在這樣趕鴨子上架的節奏中被裝修好了。緊接著就是開業酬賓和宣傳。
不知你走在大街上,看到那些對你投來笑意,說話有禮,遞來傳單的人是什么態度,是接過他們的誠意,還是視而不見冷漠地扭頭走掉。
在我拿著上百張傳單,站在國貿橋下,穿梭在寫字樓之間給來往行人遞送著新店開業的傳單時,我發自內心地立下了一個誓言,以后不管什么傳單,只要別人遞給我,我都會接住。
因為這是對一個在寒冬里,被無數白眼、無視、不屑的眼神滯留后,一絲對于成功的渴求。沒有發過傳單的人,不會懂。
我曾抱著一大摞外賣傳單,從寫字樓頂層開始,一層一層地敲開寫字樓的每個房間,推門問你好,笑臉說再見,把外賣單子一張一張的給送出去。有一次,還被人惡言相向地轟了出來,朋友看不下去了,說你一個“211”大學畢業的高才生,又在那么大的公司工作,為什么要受這種氣?
我認真地想了想,然后對她說,因為我明白我在做什么,我又多么渴望能把這件事情做成,心里裝著一件天大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不足掛齒。
在這樣的心態支撐下,我在國貿的餐飲店順利開業,試營業那一天,生意異常火爆,很多附近收到我發去傳單的人,都來嘗試。說實話,這是我沒想到的。想想看,33天在茫茫大海中搜索到合適的店面,7天火速裝修和輕裝上陣,曾一度日流水上千元。
后來我在想,從下定決心要開店,到正式迎接每一個顧客,不管事情的結果如何,至少它帶給我的價值,遠大于它本身。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各種突發的情況、障礙和困難,我不得不親自去解決、應急和處理的心路,是很多事情無法替代的。
試錯的過程,就是求對的過程,你不在年輕的時候去嘗試和體驗酣暢淋漓地失敗,并從失敗中果斷勇敢地爬起來,難道還要等到年紀大了,身份和附屬的東西更多時,再出去嘗試失敗和承受打擊?萬一那個時候,你比現在更害怕失去怎么辦?一輩子想做的事情就這么擱置、忽略甚至廢棄,不覺得人生沒意義嗎?
內心始終在不停歇地問自己一個問題,“這,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不是,那么“這個呢?”當帶著這些問題嘗試完一件又一件事情,就會覺得那些被排除掉的東西,會幫助我離正確的答案更進一步。
開店這一年,讓我明白,不管做什么事情,需要有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明確理由,以及擁有較強的意志力,耐得住寂寞和折磨去往這個目標靠近。
在電影《飛越瘋人院》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人生最大的一種痛,不是失敗,而是沒有經歷自己想要經歷的一切。別忘了心底的那個夢想。”
對于一個心有執念的人來說,再多的困難也不過是小事一樁,你急著趕路和書寫你未知的故事,所以沒那么多時間和心力去追趕這些瑣碎。
經歷也是一種財富,更多的經歷和深度的思考,才能讓你的人生變得豐滿起來。
上一篇:時間管理是高效人士必備的技能
下一篇:最好的生活狀態,是全情做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