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和恒心總會得到回報
通常情況下,人們對于那些忍讓之人都嗤之以鼻,覺得他們一定是因為怯懦無能,所以才對一切都忍氣吞聲。然而,我們必須告訴大家,忍耐非但不是怯懦,反而是擁有氣度之人的表現。一個人要想真正做到忍耐,寵辱不驚,則一定要有開闊的胸襟和高尚的節操。尤其是在人際交往中,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忍耐更有可能是以退為進,等到合適的機會崛起。所以說,忍耐是厚積薄發,是一種聰明機智的策略,也是有氣度的表現。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管遇到什么人還是什么事情,總是第一時間就爆發,與他人爭長短,想為自己贏得面子。殊不知,這恰恰是讓自己丟面子的行為,因為如果你沒有弄清楚事情真相就肆意反駁他人,你最終很有可能因此貽笑大方。真正的智者,面對生命的困境,面對他人的委屈和誤解,不會當即就不分青紅皂白地抱怨或者為自己辯解。他們知道事實勝于雄辯,明白一切的反駁都不如事實來得更有力。此外,他們也有可能因為隱忍,而得到更多的好機會,從而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謙和,也更加平順。
常言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很多時候,并非我們愿意忍讓,而是在審時度勢后,順勢而為,這樣才能讓自己走出困境,走入人生的開闊地帶。要知道,低頭并非簡單地認輸。就像很多人曾經看過斗牛一樣,那些勇猛的牛在發起進攻的時候,一定是低下頭,積蓄力量,順勢而為的。人生也應該如此,我們此時此刻的沉靜內斂,為的就是有朝一日揚眉吐氣。自古以來,無數人因為忍讓等待到好的時機,一飛沖天,也有很多人因為忍讓,成就了千古留名的偉大事業。作為普通人,我們雖然不會名垂千古,但是也有屬于自己的成功人生。任何時候,我們唯有成就自己,才能創造最美好的未來。
作為香港的大富豪,李嘉誠每次在與他人正式簽約做生意之前,總是“陷入思考”。有人問他在想什么,他回答正在計算對方的利潤。他說,假如我覺得對方在這筆生意中利潤很少,我就會讓利給他。眾所周知,大多數人做生意都恨不得賺得盆滿缽滿,但是李嘉誠卻更愿意為合作伙伴著想,難道他自己不想多賺一些嗎?李嘉誠這么做,正是為了多賺一些。因為假如合作伙伴盈利很少,必然導致后期合作非常困難,而李嘉誠把一部分利潤讓給對方,實現共贏,未來的合作也就會更加順利,當然他也能夠因此賺到更多的錢了。
美國著名的“鋼鐵大王”卡耐基也很善于忍讓。在成為“鋼鐵大王”之后,他有一次與競爭對手布爾門鐵路公司展開了競爭,只為了贏得與太平洋鐵路公司合作臥車的機會。為了投標成功,他們彼此都不斷降低價格,最終居然導致利潤幾乎為零,彼此依然較勁,誰也不愿意退讓一步。有一天,卡耐基在旅館門口遇到了布爾門,他突然面帶笑容主動向著布爾門伸出手,說:“我們這么做,真的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啊?!闭f完,卡耐基當即向布爾門示好,布爾門也盡釋前嫌,但是因為顧及到新公司中誰占據主導地位,所以他對于合作并不十分感興趣。在布爾門處心積慮地問新公司如何命名時,卡耐基幾乎毫不遲疑地說:“布爾門臥車公司!”就這樣,他以忍讓的精神徹底打消了布爾門的疑慮,接下來他們合作得非常愉快,全都獲得了巨大盈利。
人們都說商場如同戰場,作為杰出的企業家,卡耐基卻很清楚在利益面前沒有永遠的敵人。他主動與布爾門和好,而且還退讓一步,讓布爾門占據合作中的主導地位,由此實現了兩家公司之間的順利合作、互助共贏。
朋友們,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也應該處處謙讓,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才能贏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例如,在與朋友相處時,有了好處或者好機會讓一讓,朋友一定不會忘記的;在公司中,當與同事有了利益之爭時,也不妨讓一讓,這樣才能贏得同事們的好感,也才能在未來的工作中合作順利。很多人之所以與身邊的人關系緊張,就是因為他們過于斤斤計較,總是以短視的目光盯著眼前的好處,卻不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他人的認可。很多時候,所謂的“利”無法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好處,反而會使我們身心俱疲,因小失大。
上一篇:經歷過挫折,成功才會更堅實
下一篇:膽小慎微也許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