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淡薄與寧靜詮釋著生命的感恩
常有人跟我抱怨,說自己過得不幸福。而當我問她們什么是幸福時,她們往往一個字也回答不出來。
我看過這樣一串數字:如果你今天還算健康,那么你是幸福的,因為你不是活不過一個星期的那一百萬人中的一員;如果你沒有經歷過戰爭、被監禁、被欺凌,如果你不用饑寒交迫,那么你是幸福的,因為你不是那不幸的五億人中的一員;如果你能讀書寫字,那么你是幸福的,因為世界上有15億人根本不認識字;如果你能吃飽穿暖,還有地方住,那么你是幸福的,因為全世界有70%的人都在羨慕這樣的生活;如果你有存款,有零花錢,你也是幸福的,因為世界上90%的人都不如你富有。
我無意調查這些數字的準確性,但如果你每天關注新聞,就會知道,這個世界上的確有很多人正面臨死亡的威脅;的確有很多人生活在槍林彈雨中,整天過著朝不保夕、提心吊膽的生活;也的確有很多人還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連基本的生存都難以保障,更別提接受教育。
看到這里,大家也許會想:原來我擁有的,比我自己認為的多得多。可是,為什么依然有許多人覺得自己不幸福呢?我想,那是因為他們的內心少了一份淡薄與寧靜,少了一份對生命的感恩。
嬌嬌是我的大學同學,工作五年多了,算得上是公司的骨干。她有雙休,有節假日,每年有十天的年假,拿著不菲的薪水,她的父母都健在,還談了一個家境不錯、工作穩定、勤奮踏實的男朋友。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她,可她對自己的生活一點也不滿意。
她跟我說,現在的工作太穩定了,人好像提前變老了一樣,一點激情也沒有。她說,拿著這么高的工資,每天都能買買買,但是越買心里就越空虛。她說,她的父母思想太落后,和他們總是聊不到一塊去。她還說,她和男朋友相處了三年,男朋友對她很好,她也很愛他,可是她漸漸開始覺得,男朋友太實在,不懂浪漫,她擔心結婚以后生活會像白開水一樣平淡。
我突然想起了讀大學時,嬌嬌跟我說的一句話。她說,她有一顆不安定的心,所以注定會有不安定的生活。這句話一語成讖。
嬌嬌終于辭掉了穩定的工作,當起了自由撰稿人;她終于租了一個房子,離開父母獨自生活;她也終于和男朋友分了手,因為她遇到了一個很懂浪漫的男人。她說,做這些決定并不容易,但是,她不想就這么平平淡淡地過一輩子。那么,后來怎么樣了呢?她靜不下心來看書、寫稿,寄出去的稿子總是石沉大海;她不擅長家務,把自己的小天地弄得亂七八糟;那個男人太浪漫了,他的身邊總不缺女人,沒過多久就把她甩了。
她的不安定,讓她輸得一敗涂地。
嬌嬌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其實,生活中和她想法相同的人并不在少數,只是他們沒有那種大刀闊斧的“魄力”罷了。現代人總是這樣,很容易被快速發展的世界沖昏頭腦,然后在時代的洪流中變成了“選擇性失明患者”。人們似乎永遠只能看到前方,而看不到身后和眼前,忘記了身后的路是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忘記了只有把握好眼前,才有資格和能力談未來。
我始終對杰克·倫敦的短篇小說集《熱愛生命》中的一個片段記憶猶新,說的是小說的主人公在彈盡糧絕的境況中,對自己的手指產生了莫名的興趣,他把自己的指關節彎曲、打開,再彎曲、再打開,并在這樣看似無聊的行為中,認識到了生命的美妙。而在此前燈紅酒綠的生活中,他從未意識到這一點。
生命有多美妙呢?我們最初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只是一枚什么都不知道的受精卵,然后,我們在媽媽的子宮中長大,并在十個月后看見生命中的第一抹光。慢慢地,我們學會了說話、走路,有了喜怒哀樂,再后來,我們有了朋友、有了愛人、有了孩子……這一切,都是生命賜予我們的。而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同時,有多少生命正在隕落,又有多少生命甚至來不及開始就結束了?
和那位主人公一樣,我們有多少人都被這個充斥著誘惑的世界迷惑了,忘記了生命本身的美好?我們有多少人在無底洞般的欲望中疲于奔命,卻忘了對生命本身報以感激?我們有多少人在房子、車子和奢侈品中“沉醉不知歸路”,忘記了青春年少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愿望?
你要記住的是,你可以拼搏,但不可以浮躁;你可以有追求,但不可以急功近利;你可以不滿足,但不可以不感恩生命。遺憾的是,許多人躁動太久,竟然忘記停下來的方法。
我有一個朋友,是書法培訓班的老師。她跟我說,她的學生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真心熱愛傳統文化的;一類是因為聽說書法可以靜心,因此慕名而來的。我問她:“那第二類學生都如愿以償了嗎?”她說,有的成功了,有的沒有。我又問:“為什么那些成功的人能成功呢?”她想了想,說:“因為他們能夠強迫自己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專心致志,踏出校園已久的我們,恐怕對這個詞已經頗為陌生了。
如果你也有一顆浮躁的心,不妨試一試這個方法,拋開一切雜念,專心地做一件事,讓自己回歸到最本真的狀態中。當一個女人有了這樣一份淡薄與寧靜,并懂得用它們來詮釋著生命的感恩,那么這個女人無需刻意妝扮,也可以優雅萬分。
上一篇:“閨蜜”需要你這樣珍惜
下一篇: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女人堪稱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