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
人人都知道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也都知道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是生命的載體。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浪費時間的人很多,這是為什么呢?這與時間的特性密不可分——時間既看不見,也摸不著,而且時間的消逝往往是無聲無息的,不會給人任何提示。為此,人們對于時間的感知很遲鈍,就像人們從來意識不到空氣對于生命的重要性一樣,他們也不覺得時間是不可或缺的。正是在這樣的心態之下,人們往往任由時間悄然流逝,而不能每時每刻都珍惜時間。在這樣的不知不覺中,時間悄然流逝,生命也一閃而過,人生就這樣走到了白發蒼蒼的暮年。等到此時,才感到懊悔,才想珍惜時間,遺憾的是可供我們的支配和使用的時間越來越短暫了。所以古人才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男孩要想在有限的生命時光中做出成就,有更多的收獲,就一定要珍惜時間,這樣才能讓時間慢一些流淌,緩緩地走過。
大文豪魯迅先生是一個非常珍惜時間的人,所以他才能在一生之中著作頗豐,在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魯迅從小就很珍惜時間,因為父親生病,才12歲的魯迅必須肩負起照顧家庭的重任,為此,有的時候上學之前,他需要早早起床幫助母親做家務,照顧兩個年幼的弟弟,然后去當鋪里當東西,再用當到的錢給父親買藥。如此一來,他上學就會遲到。為此,他在自己的課桌上刻了一個字——“早”,以提醒自己一定要更加爭分奪秒,抓緊時間按時趕到學校。因為從小就習慣了擠時間一邊讀書一邊做各種事情,所以魯迅爭分奪秒的能力很強,總是能夠從原本就已經很緊湊的時間里再擠出來時間來讀書、寫字。
在一生之中,魯迅涉獵的面很廣,為此時間對于他而言更加緊迫。雖然總是貧病交加,生活捉襟見肘,但是魯迅從未抱怨過,更沒有因此而疏于寫作。他常常會挑燈夜戰,工作到深夜才能休息,這是因為他視時間為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浪費任何時間與人閑談。魯迅性情耿直,每當家里有不速之客浪費他的時間時,他索性直接質問對方:“你怎么又來了,難道沒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嗎?”漸漸地,大家知道魯迅的脾氣秉性,也就減少了拜訪魯迅的次數,除非有重要的事情,否則不會耽擱魯迅的寶貴時間。
不要覺得別人做出的一切成就都是因為命運眷顧,如果,你在玩耍的時候,別人在學習,你在發呆的時候,別人在鉆研,你在閑談的時候,別人在用心做學問,那么,就不要抱怨你的收獲沒有別人多。此外還要記住,時間就像是海綿里的水,擠一擠才會有。為此也不要抱怨自己總是有做不完的事情,先反省自己是否已經合理規劃和利用時間,是否已經真的爭分奪秒去努力把事情做好。如果你總是三心二意,從來不會專心致志,就不要抱怨命運不公,更不要抱怨自己沒有好運氣。要相信,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任何時候,努力都比天賦更加重要。
有很多男孩不懂得如何充分高效地利用時間,為此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沒有收獲,也都不能如愿以償獲得成功。實際上,勤奮固然重要,但是,掌握合適的方式方法、讓勤奮更有效率更重要。具體而言,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男孩首先要形成專注力,這樣在做事情的時候才能避免如同小貓釣魚一樣三心二意。專注力可以提升單位時間內的效率,也就相當于變相延長了時間。其次,若男孩可以集中注意力把事情做好,就能節省時間,也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情。在這樣的爭分奪秒之中,一天的時間就被延長,男孩當然可以做更多重要的事情,也就可以讓自己有更好的人生表現。最后,要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很多男孩都有拖延癥,拖延正是珍惜時間的大敵,只有戒掉拖延,才能提升做事情的效率,才能真正利用好時間。當然,每個人每天之中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做,要想避免拖延,除了當機立斷去做之外,還要按照輕重緩急對事情進行排序。很多時候,不是事情太多做不完,而是因為在做的過程中混亂無序,所以導致做事情總是漫不經心,也就無形中任由時間悄然流逝。若男孩對于每一分鐘的消逝都是有感知的,做事情的效率就會更高,對于時間的把握也會更強。
上一篇:無須隱藏,尋求最真實的自己
下一篇:智者都是用心理暗示引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