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客戶的資金成就自己的事業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這句話說明了一個深刻的哲理,成功者不是那些一屋不掃,卻要掃天下的自命不凡者,而是那些能夠咬得動菜根的人。深入分析猶太人之所以各代人才輩出,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們能夠從小事做起,最終成就大事。
普利策是一位出生于匈牙利的猶太人,17歲時到美國謀生。他曾在美國軍隊服役,退伍后開始探索創業路子。經過反復觀察和思考后,決定從報業著手。可惜他既無資本,又無辦報經驗,如何能辦起一家報紙并從中賺錢呢?對一般人來說,連想也不敢想,但普利策卻堅定不移地往這個奮斗目標前進。
沒有資金怎么辦?他決定通過自己努力工作賺得一些積累,然后再想方設法獲得一些贊助。沒有經驗怎么辦?他決定從實踐中學。就這樣,他千方百計找到圣路易斯的一家報社,向老板求得一份記者工作。開始老板對他不屑一顧,拒絕了他的請求。但普利策反復介紹自我,言談中老板發覺他機敏聰慧,勉強答應留下他當記者,但有個條件,半薪試用,一年后再商定去留。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屈就之后,普利策全力投入該工作。他勤于采訪,白天認真學習和了解報館各個環節的工作,晚上不斷地學習寫作和法律知識。他寫的文章和報道不但生動、真實,而且法律性強,既不會引起社會的非議和抨擊,又吸引著廣大讀者。老板高興地吸收他為正式工,第二年還提升他為編輯,他的收入也因此增多了,開始有點積蓄。
幾年后,他對報社工作了如指掌,就決定自己獨闖一條出路,他用自己的積蓄買下一家報館,開始創辦自己的報紙。他將該報取名為《圣路易斯郵報快訊報》。普利策自辦報紙后,資金嚴重不足,但他善于借用別人的力量,使用別人的資金,很快就渡過了難關。
他怎么借用別人的力量呢?19世紀末,美國經濟開始迅速發展,商業開始興旺發達,很多企業為了加強競爭,不惜投入巨資搞宣傳廣告。普利策盯住了這個焦點,把自己的報紙辦成以經濟信息為主的專業報,加強廣告部的力量,承接多種多樣的廣告。就這樣,他利用客戶預交的廣告費使自己有資金正常出版發行報紙,發行量越來越大。開辦5年,每年為他賺15萬美元以上。他的報紙發行量越多,廣告也越多,收入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不久他發了財,成為美國報業的巨頭。
普利策能夠從兩手空空到腰纏萬貫,是一位做無本生意而成功的典型:他起初分文沒有,靠打工掙得薪水,通過節衣縮食及省下的有限的錢,馬不停蹄地讓錢滾動起來,使其發揮了更大作用。
上一篇:充滿愛心是經營的法寶
下一篇:別把生意上的對手當做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