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執行力的完美主義者
生活中,我們都強調要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也就是要追求完美。追求完美是一種追求進步的表現,如果人們都滿足于現狀,那我們將會止步不前。因此,可以說,追求完美并沒有什么不好,相反,很多時候,精益求精對我們的能力、知識、經驗等方面都大有益處。然而,當你已經形成一種追求完美的習慣后,你會發現,你做事的效率反而降低了,因為你的執行力變弱了。
事實上,在我們周圍,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為人處世處處小心,總是認為自己做事沒做到完美,他們對自己要求過分嚴格。因為他們過于認真、拘謹,苛求自己,所以他們生活得很累。他們總有這種表現,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一旦某件事沒有做到無可挑剔的程度,那么必定是吃不好也睡不好,總覺得心里不舒服。這種人就是我們常說的完美主義者。然而,我們更清楚的一點是,這個世界上并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事。
通常來說,完美主義者在剛開始做一件事的時候,都會滿懷斗志,認為可以做到完美無瑕,但隨著工作進度的推移,他們的激情被磨滅,找不到真正完美的執行方法。此時,他們會選擇用拖延來為自己害怕不完美找借口。他們常常會說:“再等等,一定有更好的解決方法。”“桌子上太亂了,擾亂了我的思緒,我先收拾下。”然而,真正完美的那一刻真的存在嗎?這何嘗不是一種自欺欺人呢?
心理學家也稱,一些人之所以遲遲不行動,并不是因為他們缺乏熱情,也并不是因為他們能力不足,而是某種形式上的完美主義傾向或者求全心理讓他們缺乏行動力。
某知名廣告公司聘請了一名設計師,公司上上下下都在議論這名設計師的來歷,這名設計師姓胡,是某名牌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就為很多大公司做過設計。并且,胡小姐的能力有目共睹,在公司的會議上,老總曾公開展示過她的作品,并告誡大家以胡小姐為榜樣。
然而,令大家感到驚奇的是,不知為何,在胡小姐來公司的第三個月,她就被開除了,一些男同事驚呼:“也太沒天理了,這樣能力超群的美女,怎么就被開了呢?”一些在公司混飯的員工甚至覺得這是老板裁員的第一步,連胡小姐都被開除了,恐怕自己也不遠了。種種猜測在員工之間傳得沸沸揚揚,但其實只有老板自己明白,胡小姐是個嚴重的拖延者。
這家公司的老板姓張,張經理對胡小姐實在忍無可忍了,從第一個月開始,別人都做了六個作品,而她只交上來三個,每次催她要作品,她就會回答:“再給我一天時間,我還是覺得有幾個地方不滿意。”要么就是:“我還沒想到怎么收尾呢。”其他員工一個月5000元的工資,胡小姐因為是特別聘請,所以每月8000元,8000元就交上來三個作品,這樣的代價實在太大了。還有一點最主要的是,胡小姐總是抱怨給她的時間太少,每次讓她必須把作品交上來的時候,她都因為無法按時完成作品而變得狂躁。無奈,張經理最后決定另請高明。
案例中的胡小姐就是吹毛求疵的職場人士,因為總是對工作不滿意,她一直拖延工作,最后,公司領導將其開除。
其實,這樣的人在我們工作的周圍并不少,他們之所以要求自己做到完美,多半與對自己過高的期望有關,他們十分在意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他們害怕一旦做得不好,會被人嘲笑或者讓自己沒面子。他們在執行的時候,總是在不停地問自己:“如果再換一種方法,是不是更好?”結果,他們總是在嘗試尋找最完美的方法。
其實,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但如果過分追求完美,而又達不到完美,就必然會產生浮躁心理。過分追求完美往往得不償失,變得毫無完美可言。
要知道,我們不會因為一個錯誤而成為不合格的人。生命是一場球賽,最好的球隊也有丟分的記錄,最差的球隊也有輝煌的一刻。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讓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那么,過分追求完美的人該如何去調整呢?
不要苛求自己。你不要總是問自己,這樣做到位嗎?別人會怎么看呢?過分在乎別人的看法就是苛求自己,你會忽略自己的存在。
要改變自己的觀念。你需要明白一點,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保持一顆平常心并知足常樂,才是完美的心境。換一種新的思路,即嘗試不完美。
要改變釋放方式。當你心情壓抑時,你要選擇正確的方式發泄,如唱歌、聽音樂、運動等,并且,你要抱著一種享受的心情發泄,這樣,你很快就會感受到快樂。
讓一切順其自然。不要對生活有對抗心理,過于較真的人,他們會活得很累,因此在思考問題時要學會接納控制不了的局面,接納所有的事,不要鉆牛角尖。
總之,人生是沒有完美可言的,完美只是在理想中存在,生活中處處都有遺憾,這才是真實的人生。事實上,追求完美是盲目的。“完美”是什么?是完全的美好,這可能嗎?“凡事無絕對”,哪里來的“完全”,更不要提“完美”了。既然沒有“完美”,那你還在等待什么呢?立即執行吧!
上一篇:絕不坐等時機,缺乏機遇時就自己創造
下一篇:自我意識增強的孩子愛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