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孩子多開口,讓孩子愛上說話
寶媽:我家孩子挺聰明的,也非常可愛,可是她就是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說話,尤其是在人多的時候,她就更不敢說話了。每次人多的時候,她的臉就會特別紅,支支吾吾地半天也說不出來一句話,看著都讓人著急。
孩子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說話其實是很正常的行為,這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只要父母適當加以引導,孩子是能夠克服掉的。家長們應該鼓勵孩子多在公共場合開口,多為孩子創造在公共場合開口的機會。
關關上一年級了,乖巧、聰明,在家長和老師的眼里是一個乖孩子。但是,關關不愛說話,尤其是在人多的情況下,就更不愛開口了。私底下,關關說話非常流暢,可是只要人一多,就變成了一個小口吃,說話支支吾吾,讓人不明所以。
一次,老師宣布了一項任務:讓每個人寫一篇關于勇氣的演講稿,然后輪流上臺演講。當老師布置完這個任務之后,關關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癱坐在座位上。老師看到了關關的表現,就走了過來。
老師:“關關,你怎么了啊?”
關關:“老師,我可以不參加這個活動嗎?”
老師:“為什么呢?”
關關:“我不想上臺去演講,我可以把演講稿寫好,交給老師看,我可不可以不上去演講啊?”
老師:“這怎么可以呢?每個人都要上去演講的,之所以舉辦這個活動就是要鍛煉你們說話的能力,你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啊。”
關關:“我不要這個機會可以嗎?我真的不想在講臺上說話。”
老師:“這有什么可怕,下面都是熟悉的同學和老師,你只要放開膽子講就可以了。相信自己,你可以的。”說完老師拍了拍關關的肩膀就走了。
顯然,關關并沒有逃過這個活動,她非常擔心,擔心自己說不好會遭到嘲笑。媽媽看到女兒這么焦慮,決定幫助女兒。
于是,媽媽就讓關關參加了一個演講的培訓班,這里有專業的老師,可以幫助關關更好地鍛煉口才。和其他培訓班不同,這個培訓班的教室有一個單向的玻璃,外面的人可以看到里面的人活動,但是里面的人卻看不到外面。這是專門給膽小的孩子設計的。膽小的孩子看不到他人的話,他們就可以放開膽子去說,就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慢慢地幫他們克服說話時的恐懼,就會敢于在人前講話了。這樣的訓練非常適合關關。通過這樣的訓練,再加上媽媽的鼓勵,關關的膽子慢慢變得大起來了,她不再害怕在人前講話了。
班級的演講活動開始了,關關并沒有像之前那么局促不安,而是非常鎮定。終于輪到了關關,關關非常自信地走上了講臺,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有些緊張,但是想到了之前所做的培訓,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塊單向玻璃,將同學和老師都屏蔽起來,全世界就只有她一個人。做好這些準備之后,關關就信心十足地開始了演講,她生動的演講內容和獨特的視角獲得了老師的肯定,她鎮定的表現也贏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人們都對這個內向的小姑娘刮目相看。在掌聲當中,關關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這次演講的成功,讓關關體會到演講的樂趣,愛上了演講。媽媽也極力支持關關的這個興趣,經常讓她參加一些演講比賽,每次關關都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這也讓媽媽十分的欣慰。
專家解讀:
很多孩子都會像關關一樣,因為性格的原因不敢大聲在人前講話。很多家長在面對這樣的孩子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失望,如果逼著孩子在人多的地方講話,不但不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讓他們更加懼怕在人前講話,久而久之,表達能力得不到提升,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孤僻。
而關關的媽媽做得就很好,她在得知關關不敢上臺去演講的時候,沒有責備關關,而是幫助關關報名了一個培訓班,自己也是以鼓勵的方式幫助孩子開口,沒有急于求成,而是讓孩子慢慢來。在媽媽的陪伴下,關關終于克服了在人前說話的恐懼,出色地完成了演講。所以,在面對膽小的孩子的時候,家長的做法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2~3歲是語言能力飛速發展的時期,等到4歲,各項能力都會得到一個質的飛躍。這個時候的孩子不再滿足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他們開始注重說話的質量。他們開始向成人說話的階段邁進,漸漸擺脫嬰兒時期的語言,開始學著使用簡單的語法,開始學著說一些有難度的詞語。雖然有的時候他們說得并不是很好,但是家長們都要拿出耐心去傾聽他們說話,并且及時指出他們的錯誤之處,也要經常和孩子一起說話,不要讓孩子自顧自地一個人說,讓孩子的說話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不僅是語言能力,對于孩子的寫作能力、組織能力的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家長們在平時多注意傾聽孩子的講話,多和孩子講話,多和孩子做一些語言游戲,如成語接龍,讓孩子多說一些自己的所見所聞,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培養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可以多教孩子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或者是給孩子提供一些簡單的圖片,讓孩子說出其中的故事,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常帶孩子出門,讓孩子和同齡人多接觸,培養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都得到提升,孩子會愿意和別人主動去交流,也就會更加樂觀,更加陽光。
給家長的話
語言是人與人交往的橋梁,每個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建立好這座橋梁,而提高語言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多開口說話,家長們應該為孩子提供多開口的機會,多和孩子說話。
上一篇:面對過于自我的孩子
下一篇:獨立的孩子才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