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善念,以仁愛之心待人
生活中,你是否有這樣一種體驗:當我們與一些謙恭之人交談時,會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反過來,如果我們也能待人親和,有仁愛之心,他人也會有如沐春風的感覺。那么,什么是“仁愛之心”呢?佛教里是指“善待他人”的慈悲之心,基督教里是指愛。更簡單一點說,是“奉獻于社會,奉獻于人類”。當然,你還需要將這種愛貫徹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掛在嘴邊,要以仁愛之心去愛人,去奉獻社會。
事實上,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會遇到某些人蓄意阻擋我們前進,然而,大多數情況下,雙方都是因為陰差陽錯而交惡。在這種局面下,我們不能采取針尖對麥芒的方式,而應該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然后采用友善的態度來催眠對方,如此,不僅能避免兩敗俱傷的局面出現,還有可能找到一條讓雙方共同前進的道路。
為此,我們就要做到:
(1)要用友善的態度對人。在與人交談的時候,要多考慮對方的感受,不要輕易地說出讓他人心情不悅的話,更不要隨便當面指出對方的缺點,即使他人有什么過錯,也應該迂回、委婉地指出來,讓他人感受到你的善解人意,這樣才能取得別人更多的信任和喜愛。
(2)與任何人交往,都不可太過感性。如果只與那些說好話的人交往,就有可能會掉進奉承的陷阱里,而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3)應該放寬自己的眼界,不要只與自己喜歡的人交往。因為很多我們不喜歡的人,卻是能激勵我們成長的人,他們常常忠言逆耳,常常不厭其煩地指正我們的行為,他們能推動我們前進的步伐,所以我們不能拒絕與他們交往。
總之,人生路上,無論你走到什么樣的人生高度,都不要將“善心”拋棄,這樣,無論你走得多遠,都不會迷失本性。
上一篇:幸福就是珍惜當下所擁有的
下一篇:忍一時風平浪靜,在忍耐中等待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