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面對人生的考驗——霍英東在實踐中磨煉孩子
霍英東是香港著名企業家、社會活動家,曾榮獲“中華慈善獎”、香港特別行政特區政府“大紫荊勛章”。
多年在商海打拼的經歷,讓霍英東意識到一個人的毅力、抗挫能力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從子女很小的時候開始,他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霍英東一直很重視孩子們身體素質的培養,因此專門為孩子們聘請了游泳教練。可很長時間過去了,孩子們竟然沒學會,每次下水仍然要戴游泳圈!
霍英東很生氣,他辭退了游泳教練,親自教孩子游泳。孩子們拿掉游泳圈不肯下水,他就把孩子們一個個拉下水,逼著他們自己找游泳的竅門。結果沒多久,孩子們就都會游泳了。
這件事讓霍英東受到了很大啟發,也讓他認定:必須要讓孩子們到實際生活中去鍛煉自己。只有經歷了挫折,才能更快地成長。
1968年,霍英東的有榮公司獲得了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大型貨柜碼頭的興建權。霍英東經過認真思考后,認為這是鍛煉兒子霍震霆的一個好機會。當時,霍震霆年僅22歲,剛剛從美國留學回來。于是,霍震霆帶著400多人的隊伍開赴文萊首都,去負責興建碼頭的事項。
文萊位于赤道附近,常年濕熱多雨,加上當時經濟還十分落后,職工們到那里施工,不僅要面對許多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還要面對霍震霆這個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年輕負責人,這樣能行嗎?面對大家的疑問,霍英東舉了自己教孩子們學游泳的事例。他說:“道理都是如出一轍的。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只有大膽放手,不瞻前顧后,才能經受得住考驗。”
事實證明,霍英東的決策是正確的。霍震霆和職工們不負眾望,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勝利完工。而霍震霆和職工們勤奮工作、不畏艱苦的品質,也獲得了文萊官方的高度評價。
<<<家教家風感悟
霍英東教育子女的特別之處,就在于他會通過社會實踐來鍛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煉孩子們的意志,讓孩子們將自己所學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應用。他深刻地認識到,孩子們從小沒有經受過什么風浪,因而各方面都需要歷練。因此只要有機會,他就會讓孩子們好好鍛煉自己,提高抗挫能力,獲得人生經驗。這種教子方法,讓孩子們個個都變得很出色,日后也都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企業人才。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遭遇挫折,孩子也不例外。事實上,挫折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沒有經歷過挫折的孩子,長大后也會因為不適應激烈的競爭和復雜多變的社會而深感痛苦,就像一位兒童心理專家說的那樣:“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所以,今天的父母們也應該借鑒一下霍英東的教育方式,多讓孩子到實踐中去磨煉自己,讓孩子從中學會堅強、學會勇敢、學會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未來更好地適應社會、面對人生做好準備。
1.敢于放手,給孩子充分鍛煉的機會
面對孩子們不敢游泳的情況,霍英東“狠心”地把孩子們拉下水,逼著孩子們學會了游泳。今天,能有多少父母可以做到這一點呢?
作為父母,我們愛孩子,這毋庸置疑,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不斷告誡自己:愛孩子一定要有理性,要做“敢于放手”的父母,這樣才能讓孩子有充分鍛煉自我的機會,從而變得堅強、勇敢,不畏困難。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可能會產生失敗、沮喪等情緒,父母要及時引導孩子,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可以告訴孩子,這些挫折都是暫時的,很快就會過去,這就等于給了孩子希望和勇往直前的信心,讓孩子更加有勇氣去對抗眼前的困難。
2.引導孩子去大膽嘗試那些自己不熟悉的事物
德國著名兒童教育家舒馬赫曾說:“給孩子多多提供嘗試的機會,也是實施挫折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剝奪了嘗試的機會,也就等于被剝奪了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機會,因此也不可能邁向成功之路。”
對于孩子來說,嘗試是一種學習的機會,只有在不斷的嘗試中,孩子才能有所發現,才能學會各種本領,學會為人處世的各種方法,增強自信心,提高能力。
當然,在嘗試一些新鮮事物時,孩子也可能會遭遇失敗,但這些失敗也可以讓孩子從中吸取教訓。此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總結失敗的教訓,然后重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抗挫能力會逐漸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逐漸提高。
3.多為孩子提供一些可以自己做決定的機會
孩子總要長大,總要離開父母的懷抱,獨自走向社會,擁有自己的生活。既然未來的路要自己走,那么父母就應多為孩子提供一些機會,鍛煉孩子從小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比如,孩子想參加學校的幾項體育比賽,又不知道該參加哪幾項,這時你不能說:“既然拿不定主意,就一項也別參加了。”而是應該引導孩子自己權衡一下:如果參加長跑的話,雖然比較累,但可以鍛煉耐力;如果參加球類運動,雖然前期訓練比較辛苦,但可以鍛煉身體的靈活性,還有團隊合作能力等。在與孩子一起權衡好后,再把決定權交給孩子,讓他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活動。這就既幫孩子解決了難題,又提高了孩子自主決策的能力。
如果從小培養起這種能力,日后走向社會,不管遇到什么事,孩子都會學著去權衡利弊,最后做出最佳的決定。
上一篇:喜歡自己,接受你自己的一切
下一篇:塞利格曼效應,誰制造了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