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可而止,會休息才會成長
只會向前猛沖,而不懂得減速緩行的人,在人生的某個彎道處,一定會沖出跑道,損失更多。生命只有兩種狀態:運動和停止。處于生活壓力下的年輕人每日都在拼命地勞作,雖然雙休日能夠在家小睡個懶覺,但恐怕心也不會那么淡然。
用持之以恒的精神拼搏、奮斗是年輕人必須具備的一種品質,但并不意味著要一刻不停地奔波與忙碌。適可而止,會休息才會成長。停止是一種總結,是對過往的一種評價和分析。只懂得埋頭向前,一味向目標奔波,也許你已經走在丟了西瓜撿芝麻的道路上。
懂得減速和停止,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一味地追求高速度和高效益,也許并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反而會適得其反,用了多大的沖勁,就能招致多大的損傷。這是必然的,或許就是因為有了喘息的機會,才有足夠的體力進行下一步的飛躍。有過登山經歷的人也許會有一樣的體會,那就是:山很高,需要分好多步才能登頂,最關鍵就是在中途,一旦停不下來休息,那么就必然會在最接近終點的時候落下。
當走入滑雪場開始滑雪時,最大的體會就是感受速度帶來的刺激,但緊接著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更安穩地停止滑行。剛開始學滑雪的時候沒有請教練,看著別人滑雪,覺得很容易,不就是從山頂滑到山下嗎?于是你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結果你從山頂滑到山下,實際上是滾到山下,摔了很多個跟斗。你發現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保持平衡。最后你反復練習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來。練了一個星期,你終于學會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這個時候你就發現自己會滑雪了,就敢從山頂高速地往山坡下沖。因為你知道只要你想停,一轉身就能停下來。只要你能停下來,你就不會撞上樹、撞上石頭、撞上人,你就不會被撞死。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進。
停止,并不意味著停滯不前,沒有了目標與方向。這僅僅是你短暫的休息調整。學會停止不是意味著永遠止步,而是積攢后勁以便更好地前進。學會停止也是一門藝術,你要不時回頭看一眼,知道什么還是你需要繼續學習的。
生活猶如爬山,你的周圍是群山峰巒,有上坡就有下坡,上坡容易下坡難,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為什么上坡大家都會一鼓作氣地向前沖,或許中間不需要停下,但下坡就不是,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停止,那么你很可能摔得頭破血流。
即使是平地亦是如此。平地的時候你就更需要停止,正因為你看不清楚前面的方向,你就更需要適時地停下,或休息調整或穩定前行,這是必備的。
在一段時間適時總結,你可以儲備有用的信息,不至于在忙忙碌碌中讓工作和生活沒有重點,暈頭轉向。在總結中,你會看到自己工作和學習中的得失,評價方法選擇和運用得是否合理,發現最值得以后做事用以借鑒的東西。在總結中可以培養與鍛煉自己的思維方法、分析能力、辯證觀點,實際上這是自我提高的好方法。正如哲人所說,總結一次,認識提高一次。
懂得停止,是為了讓自己跳出廬山,從更高的層次和視野看待自己、看待事情。人一味向前,就看不到腳下的陷阱,即使自己迷失在歧路上,也總感覺只要奔忙,很快就能到達目的地。殊不知,南轅北轍這樣愚蠢的事也許你也在做著。
停止是一種明智的取舍,看似放松前行的腳步,停止奔忙的步伐,甚至會讓自己經歷另一個停止——起步。但你要記住,沒有舍棄,就沒有獲得,不愿停下來審視自己的人,永遠也不能發現自己的缺點,實現自己的質變。
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適時調整自己是必需的,努力一陣子,短時間的工作,現在的社會已經是短時間效益的集合體。社會各種龐雜信息量的撲面而來,為我們提供了無窮盡的各種資源,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各種機會,似乎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每一件事情。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調整,需要適時地停下,這是我們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和要做的準備。
在人生的路途上,懂得停止,從更高的境界理解:學會停止也就是知道在該放下的時候放下,該拿起的時候重新拿起,暫時停下手里的工作,用心去聆聽這個世界。換一種觸覺,同時意味著你獲得了另一種靈感與機緣。一陣子的忙碌與調整,機會很多,要改變的思路相應地也有很多,那么停下來,以一種旁觀者的角色去重新定位,重新武裝,則不失為大將之風范。
上一篇:輕松隨意的記憶容易出現錯誤
下一篇:青少年要堅守自己的內心,活出自己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