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失自己的方向
那是在很久以前,我有一個朋友,是一個13歲的少年,他不幸雙目失明了。后來他父親送他去了一所盲校,沒想到,盲童都很羨慕他,因為畢竟有13年的時間他曾親眼看到過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朋友知道花朵如何美麗,太陽如何明亮,白云如何飄逸,天空如何蔚藍。他更知道爸爸、媽媽的笑臉。很多盲童都說,假如能讓他們知道其中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相對于那些盲童來說,朋友擁有的簡直是一座幸福的寶庫。正因如此,朋友懂得了滿足,更懂得了珍惜。在盲校中,他的學習成績最優秀,掌握的才藝也最多。
同時,朋友還告訴身邊的同學,他們也是幸福的,沒了雙眼,你可以聽,可以撫摸,你可以講,可以唱,還可以跑,可以跳。因為有了快樂,整個盲校沒有什么苦難與悲觀的情緒,處處洋溢著幸福的陶醉。
前幾天,我乘車從黃石去上海,同座有一位上海人和一位鐵山人。上海人說,他現在每月收入6000多元,除去各種開銷還可節余4000多元。話音剛落,便引來周圍一片羨慕的贊嘆。
有的人說:“我一個月才掙1000多元,你節余的錢就相當我四個月的工資呀,你真是太幸福了!”
對此,鐵山那位朋友有自己的見解,他說:“假如錢可以買來幸福的話,你應該學會換算幸福的方法。比如說這位上海朋友吧,每月可有4000多元的存款,一年可存5萬元左右,按說已經不少了,和我相比,我一年只能存下一萬多元。”
鐵山那位朋友繼續說道:“有了錢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首先是居者有其屋呀。在我們那里,商品房每平方米不到1000元,而上海卻要上萬元。如此算來,假如我要買一幢上百平方米的房子10年就夠了,而這位上海朋友則要20年,這樣算來,我的幸福應該是這位上海朋友的兩倍。”
由此我想到俄國作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應該高興才對,幸虧沒扎在眼里。
美國第三十二屆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家中曾經失竊,損失慘重。朋友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回信說:
這種幸福的換算方法,不僅是一種豁達的生活態度,更是一種超脫的生活智慧。所以說,有什么樣的幸福定義,就會有什么樣的幸福感受。幸福是自身的感受。你認為自己幸福,那么你就幸福,你認為自己不幸福,你就不幸福。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幸福是靈魂的香味。”我覺得,幸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物質上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和精神層面無色無味的愉悅。
物質上的幸福有很多種,香車、豪宅、美酒、華服等。不過,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其實未必是真實的幸福。說到底,人們是更注重靈魂愉悅的幸福。在物欲橫流的時代,讓我們的心靈不斷受到外界的侵襲。把持自己,不在欲念中迷失方向,幸福就會離我們很近。
上一篇:不要被困難嚇倒
下一篇:從創新角度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