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影響力只限于朋友圈
前幾天跟朋友們聊天,聊到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我們,生活方式有了哪些改變。微博、朋友圈、推特、臉書之類的社交軟件,絕對是濃墨重彩的一筆,給我們的社交生活帶來了重大影響。
沒錯,影響力是這個時代最為稀缺的資源,我們都需要。
在這個海量信息時代,我們從來不用愁沒東西可看,愁的是看什么。因此,如何吸引眼球,是這個年代的重大命題。吸引了眼球,有了影響力,就是巨大的資源,可以迅速帶來巨大利益。
君不見,各種網紅們忙著直播、開店、代言產品拿廣告費,賺得不亦樂乎。甚至那些網紅的糕餅店門前,也馬上排起長隊招來黃牛。網紅經濟正如火如荼,影響力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可是,網紅的影響力存在于整個網絡,它和朋友圈不一樣,后者的影響力只限于你已有的人際關系,并不能為你帶來新的影響力。
在沒有智能手機的時代,我們都會走出門去結識更多人,拓展人際關系網。可是現在,網絡的迅速與便捷,使得很多人驚喜地把社交生活一股腦轉移到網上,多好,這樣就再也不用硬著頭皮去跟人寒暄找話題。
可是,你真的能夠生活在朋友圈里嗎?可以不用出門見人出去工作嗎?
朋友圈,甚至網絡,都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這一部分或大或小,但絕對不應該是全部。
要么,你努力成為網紅,在互聯網上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并且把它轉化為現實中的生產力。
否則,請把大量的精力拉回現實中,不要一看到什么第一反應就是發朋友圈。除了得到虛無縹緲的點贊和評論以外,你還得到了什么?而你為此失去的,卻無法衡量。
因為,只熱衷于發朋友圈的你,眼界會越來越狹窄,心胸會越來越狹隘。
你看到一件事、一處美景的時候,不是認真欣賞,而是馬上掏手機拍照片以便發朋友圈。
你會經常琢磨,我發哪些內容、圖片要怎么P才能讓大家點贊。
難道你沒有發現,自己已經被綁架了?被虛榮心綁架,被別人的看法綁架。
說到底,發朋友圈就是為了求關注。每一條仿佛都在大聲喊:“快來看啊,快來看啊!”可是你真的有那么多有趣的、有用的東西要跟大家分享嗎?
你覺得,真的有那么多人關心你每天吃了些什么、喝了些什么、兒子最新的涂鴉、你家的小狗剃毛了?
現在再來想想,你每天花在刷朋友圈上的時間有多少?我敢保證,絕大多數人花在朋友圈上的時間,遠遠超過讀書學習,甚至超過陪伴家人的時間。
如果真的是這樣,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損失到底有多大。
而這些時間,你原本可以花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可以讓自己更有影響力的。
在我認識的重量級人物中,極少有天天發朋友圈的。他們更喜歡的,是參加酒會,健身,讀MBA,會所聊天,組織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
發朋友圈最多的是哪些人呢?微商、全職主婦、工作特別清閑的人等等。你能想象一個恨不得把一分鐘掰成兩半的人,會天天轉發文章,字斟句酌發朋友圈求點贊?
層級越高的人,時間越寶貴,自信心越強,越不需要炫耀,不需要征集點贊與認可。他們做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讓自己擁有更強的影響力。
就在上周,還有一位朋友告訴我,他每次精心構思的朋友圈內容都會有很多人點贊,有熟悉的,還有不少根本叫不出名字早就忘了是誰的,這給了他一種朋友遍天下、支持者眾多的假象。然而有一天當他組織一場活動,需要邀請部分觀眾前去捧場時,他發現最終前往的,只是身邊經常打交道的那幾個,包括我。而那么多給他點贊的,沒有一個出現。
事實上,你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更多時候,都需要面對面與人交往,千萬不要讓自己與人當面交際的能力越來越退化。
所以,多年前的那些社交手段,現在毫不過時。你出門參加宴會、培訓、交流會、展會,認識的人大都和你的工作密切相關,都是一種精準社交,社交效率非常高,而且會有意外的驚喜。
你自己一定也有感觸,見一面所產生的印象與好感,程度遠遠超過屏幕上的千言萬語。因為,當我們見到一個人,調動全身所有理性與感性做出的判斷,更讓自己信賴。這也就意味著,和素未謀面的人相比,哪怕只有一面之緣的人,對你的影響力也更大。
所以,網絡時代的你我,尤其是要注意關上電腦放下手機,多走出去和人溝通交流,這才是真正提升影響力的建議。
上一篇:別害怕,勇于化解誤會
下一篇:辦公室鬧談別觸犯“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