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習武練兵
秋瑾是我國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為推翻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少年時代的秋瑾,聰明好學,寫得一手好詩文。她十分崇敬民族英雄,并且練就了一身好武功。
國家的命運使秋瑾覺得光讀書作詩還不夠,必須還要有殺敵的本領才行。于是,她就萌發了練武功的想法。秋瑾聽說住在蕭山的舅舅和表兄弟都在練習武藝,于是,她就請母親帶自己到蕭山的舅舅家里去學習武藝。后來,秋瑾就在舅舅家跟著表兄學習武術。
秋瑾非常能吃苦,每天早晨,當天空剛泛著魚肚白的時候,她就箭衣窄袖,開始練習武術。每天傍晚,當落日的余暉投灑在低矮的山岡時,秋瑾卻還騎著駿馬在郊外馳騁。當手扭傷了,她不怕痛,還在堅持練拳舞劍。有多少次秋瑾從馬上摔了下來,但她卻不怕疼,咬咬牙依然奮勇上馬。
經過短短幾個月的刻苦練習,秋瑾學會了騎馬射箭、舞劍的本領,她的身體也逐漸強壯起來了,性格也變得越來越豪爽了。從此,她卸下了女兒裝,經常穿著男人的衣服,腰佩寶劍,騎著駿馬在肖山出沒。當人們看著秋瑾那奮發有為的英姿,都不由得暗暗稱贊。
在蕭山舅舅家學武藝的短短的幾個月,對于秋瑾成長的影響卻是很深的。經過幾個月的苦練,她學到了一些武藝,這對本來就有雄心壯志的秋瑾來說,如虎添翼,她參加革命的勁頭更足了。
1904年4月,秋瑾為了向歧視婦女的封建禮教挑戰,毅然脫下了紅妝,全副男裝。隨后,秋瑾踏上了開往日本的航船,邁開了她一生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在日本,秋瑾結識了許多在日留學的革命志士,她經黃興介紹,認識了孫中山,并且參加了同盟會和光復會。從此,她開始了輝煌的革命歷程。為了做好武裝起義的準備,秋瑾加緊訓練光復軍。
在隆冬時節,學生們在秋瑾的指揮下刻苦訓練,她雖然沒有經過軍官學校的專門訓練,但是,在指揮女兵進行操練時,卻是十分準確熟練的。
1907年7月,徐錫麟刺殺恩銘,起義失敗。于是,清政府派軍隊包圍了大通學堂,秋瑾被捕后堅強不屈,于15日就義于紹興軒亭口。
上一篇:看得見的隱身葉
下一篇:秋瑾的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