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與李白的詩情
唐代杜甫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他長期住在洛陽,他對這兒的豪官富商鉤心斗角的風氣十分反感。可是,杜甫卻在這兒遇到一位他的終身好友、偉大詩人李白。
公元744年初夏,杜甫在洛陽結識了大詩人李白。那時李白44歲,杜甫只有32歲。李白在京師受到高力士、楊玉環等人讒毀,很不得志。
兩人初見面,杜甫被李白的風采吸引住了。李白對杜甫的青年有為也很欣賞。當時,他們倆都對現實不滿,因此一見如故。兩人的志趣相同,時常在一起吟詩作賦,自得其樂。
那時候,社會上有一種求仙訪道的風氣。杜甫與李白相約結伴而行去尋找瑤草。兩人渡過波濤洶涌的黃河,盡管路途艱險,但他們互助互愛,常常吟詩作句,以苦為樂。
他們走到山上的小有清虛洞天,去參拜道士華蓋君。可是華蓋君已經死去。他們凄涼地望著寥廓的四野,盡管彼此心中有不盡悵然與失望,但他們都互相勸慰對方,最后不得不按原路回去。
這年秋天,他們和另一詩人高適遇在一起了。這三個朋友經常在城里的酒樓飲酒賦詩,各敘心中的憤懣,也談論著當時的國事,諷刺唐玄宗的醉心聲色。漸漸地,杜甫和李白更加了解對方,他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了。
不久,這三位朋友都先后離開長安,各奔前程。
第二年秋天,杜甫和李白又在兗州相遇。他們白天攜手同行,寄情于山水之樂。晚上,常常一邊飲酒,一邊仔細討論文學上的問題,有時喝得大醉,同床酣睡。他們兩人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日子,彼此都從對方身上學到了許多寶貴的東西,學業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不久后,他們又分別了,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踏上人生的新路。杜甫在別后常常想起李白,回憶起往昔與李白在一起的快樂日子,便感慨地寫了一首五律:“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杜甫住在渭水之濱的長安,把自己比作春天的古樹;把漫游江東的李白比作日暮的浮云,詩句充分表達了對遠方朋友的思念。
上一篇:李玲蔚成為運動健將
下一篇:林巧稚注意鍛煉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