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遵憲見師下轎
天空下著毛毛細雨,兩頂官轎從嘉應州衙門抬出,穿街過巷,直奔“入境廬”而來,這是嘉應州官陪同清廷道員黃遵憲返回故里。
轎子走著走著,卻在離賣柴坪還有一箭之遠的地方停了下來,原來是黃遵憲看見自己的老師黃傳恕站在家門口,連忙下轎拜見。
黃傳恕是黃遵憲幼年讀書時的私塾老師。黃遵憲來到老師面前,向老師問好,州官也跟著上前去問好。鄉(xiāng)親們看到后都暗暗稱贊黃遵憲的尊師之舉。
黃傳恕老師家境貧寒,但他為人清高、安貧樂道,從不肯輕易向人借錢。有一年嘉應州發(fā)生災荒,米價、柴價猛漲,黃先生生活困難,家中揭不開鍋,他不便開口借錢,便寫了兩首打油詩,叫人送給黃遵憲,詩中寫道:“一間茅屋半間堂,兩袖清風發(fā)已蒼。喜種庭前云秀竹,莫惹蜂蝶過門墻。”“深夜老鼠鬧煞人,竄戶穿墻覓食尋。桌上只有筆和墨,箱中唯有圣賢書。”
黃遵憲讀詩后,知道老師缺米少柴,馬上就派人給老師送去白銀200兩,以解黃老師的燃眉之急。在這以后,黃遵憲還定期給黃老師送錢送物,好讓老師安度晚年。
雖然黃遵憲已是朝廷命官,但看見老師,仍然老遠下轎,步行問好。而且在老師困難的時候,他送錢、送糧,照顧備至。
上一篇:魯迅尊師勤學
下一篇:齊白石不負師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