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努力取代抱怨
生活中的我們經常會有這種挫敗的經歷:念書的時候,自己刻苦復習了好幾個月,不惜犧牲很多課余時間,自覺勤奮程度不亞于頭懸梁錐刺股,但是考試成績還沒有超過那些看似每天都在玩樂,最后臨時抱佛腳沖刺了一下的同學;參加工作以后,上級領導布置的同一項任務,自己到處收集資料還要加班加點才能夠完成,而其他人好像不到兩個小時就完成了,而更為致命的是,別人快速完成的效果好像比你的還要完美……這樣的經歷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少見,于是,當別人選擇重新再來的時候,你可能選擇了怨天尤人,選擇了自暴自棄,繼而逐漸沉淪,讓自己的余生都在后悔與抱怨中度過。但其實,仔細思考一下你認為的付出與努力,你真的做到極致了嗎?你真的夠拼命努力嗎?
前幾天,一群鄰居在微信群里聊天的時候,再次聽到了幾句很熟悉的抱怨。我當時忙著做事,沒看微信名稱,心下立刻想到了一個人。一看手機屏幕,果然是她。她叫星星,是我們同一批搬入小區居住的鄰居。我沒有跟她私下接觸過,但是通過在群里聊天得知的信息對她以及她的家庭有了一些淺層的了解。聽說她原來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后來因為懷孕生子,在單位受到領導的排擠和不公對待,原先說好的晉升突然被頂替,她忍不住,氣不過,最終憤然離職。原本想著重新再找一份工作輕而易舉,卻不承想,自家婆婆突然病逝,留下一個癱瘓在床的老公公需要人時刻照顧。再加上一個嗷嗷待哺的小嬰兒,她的人生似乎一下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要說,如果她還在職,有足夠充足的經濟來源,只用請個保姆就能解決,而現在卻成了拖垮她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一樣,我也立刻問了句:“你老公呢?為什么不讓他幫你分擔一點?”得到的回答卻令人更加無奈且沮喪,她老公是一名海員,常年在外,每年除了個把月的時間能夠待在家里,剩余的時間都要在千里之外的輪船上度過。顯然,這個家就剩下了她一個人忙里忙外,苦苦支撐,而他老公的收入也只是勉強能夠解決他們的溫飽。于是,抱怨的話語在她口中越來越多,“小怨婦”也逐漸成為她在我心中的代名詞。聊天的次數多了,我們便也互相更為熟悉了。有一次,她突然在微信上問我,我要怎樣才能重新開始呢?我聽了一陣沉默,想繼續問問她自己的想法,便慢慢開導她:“不要著急,等孩子能夠上托班的時候,等你們有了一點的積蓄能夠請個保姆照顧老爺子,你自己再出去上班,就總會有柳暗花明的這一天。”
有一次,她私聊我,問怎么樣才能跟我一樣賺很多。我并不清楚是何種信息來源與判斷的依據能夠讓她得出我的工資一定很高這樣一個結論。當時她問我,轉做設計師需要自學一些什么內容。我雖有點意外她為什么會突然考慮轉行,但我還是禮貌并且如實地告訴她,需要學習一些美術以及制圖軟件,以及一些專業知識。她一聽到我說的這么多內容,立刻表示了遲疑。老實說,這一點在我意料之中,跨行業的挑戰對任何人來說其實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何況她還有那么重的家庭負擔。于是,我問起她準備轉行的原因,果不其然只是因為想要找一份工資更高的工作,而她認為轉做設計師會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
老實說,她的這種草率有點激怒我,或許她是憑借我們這么多天的聊天內容以及我傳達出來的生活理念得出我的輕松與對工作的得心應手,但是卻也僅憑自己的主觀臆斷為我加上了一個標記。除了詢問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她還詢問了我所在的單位,想要讓我幫她提供一次面試的機會。我雖然有點不悅,但還是幫她向我們公司的人事遞交了簡歷,我們便結束了談話。
后來,有一天,聽她在群里說起面試的情況,過程似乎并不是很順利,最終的結果距離她理想的崗位及薪資也有一定的差距。出于關心,我私聊了她關于面試過程和遇到的問題。而她的反應卻出乎我的意料,原來我們公司的同事鑒于內推優先的原則,雖然她的專業的確不是很對口,但還是盡可能地為她提供了適合的崗位與符合標準規則的薪資待遇。聽說她想要薪資高一點的崗位,便有意安排她去門店系統。而她卻認為門店系統聽來就很累,說出去也有礙情面,詢問有沒有輕松一點、工資也夠高的崗位。我聽了,沒有再回復,既然志不同道不合,又有什么必要再浪費彼此的時間呢?
“錢多事少離家近”,這或許是我們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一份工作。但是,既然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就不要將自己的時間都用在抱怨和憤懣之中,在沒有拼盡全力追求之前,在一切塵埃尚未落定之時,你永遠沒有資格去抱怨“為什么我的努力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因為你努力的程度還不夠,你自認為的努力感動到的不過是你自己,你自認為的拼盡全力也不過是別人眼中的正常狀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想要走上人生巔峰,獲得心滿意足的成功,達到夢想中的理想狀態,那就拼盡全力向前奔跑,用盡力氣努力向上,僅此而已,別無他法。
上一篇:生氣的情緒,是一顆定時炸彈
下一篇:空虛的人,總會讓“怨氣”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