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煩惱,其實是自尋煩惱
有人說,世界上最難得到和最容易得到的東西,都是快樂??鞓凡恍枰碛?,不快樂卻有無數借口。快樂是一種能力,也一種智慧,快樂的人最聰明。然而,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煩惱,我們常常被這些煩惱困擾著,而事實上,這些煩惱都是我們自找的。一個浮躁的人才樂于給自己找麻煩,你可以追尋美好的生活,可以追尋甜蜜的愛情,但你絕不可以自尋煩惱。
可以說,一個高情商的人總是能淡化煩惱、尋找快樂,他們豪爽,愛交際,朋友多;他們興趣廣泛,不會無所事事;他們愛運動,因為運動是快樂的添加劑;他們生性樂觀豁達,積極進取,卻知足常樂;他們抗挫折能力強,他們總認為困難是暫時的,相信烏云遮不住太陽……
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欲,煩惱是避免不了的。但不同的人對待煩惱的態度卻是不同的。比如,積極樂觀者,一般很少自找煩惱,而且善于淡化煩惱,善于從煩惱中發現快樂之事,而悲觀失望者卻總是喜歡無病呻吟,一旦有了煩惱,就憂愁萬千,牽腸掛肚,離不開,扔不掉,活得有些窩囊。
可見,大多時候,人的煩惱都是自找的,有些問題其實根本不是煩惱。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已經是一名主管,管理著很大一批人,但你卻一直覬覦經理的職位,但你沒料到的是,這一職位卻被一名資歷不如你的人拿到了,你心里很不痛快,但你忽視的一點是,主管的職位已經是很多人羨慕的了,再說位高煩惱多,經理也有經理的煩惱,而且煩惱未必少。還有的人為錢而煩惱,有了一萬想兩萬,有了兩萬想三萬……還是煩惱,可惜你除了想過錢多有錢多的得意,有沒有想過錢多有錢多的煩惱,錢少的或許沒有錢多的那么神氣,但錢少的也沒有錢多的那么多擔憂,平民小戶沒有大富人家對盜賊綁架的擔心,恐怕也少有為爭奪家產使兄弟反目,甚至相殘的悲哀。
當我們在為種種苦惱之事感到失落甚至掉淚時,其實快樂就在身邊朝我們微笑。做一個快樂的人其實并不難,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也很簡單,只要我們不自找煩惱。
從前,佛祖遇到了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這個人連續幾天都跟著佛祖,并用各種方法辱罵佛祖,但奇怪的是,佛祖似乎沒聽到這些似的,從不跟他計較。那人很納悶,就問佛祖是怎么做到的。
佛祖反問道:“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么這份禮物屬于誰的?”
那個人答:“屬于原本送禮的那個人?!?/p>
佛祖微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你自己?!?/p>
那個人恍然大悟,摸摸鼻子走了。
佛祖要告訴我們的是,只要你對別人給你的煩惱采取不理不睬不接受的態度,那么無論別人如何謾罵你、如何對待你,都影響不了你的快樂,奪不走你的高興。也就是說,生氣其實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你自己,真正的受害者也是你自己。因此,不要擾亂了自己的心,煩惱往往都是自找的。只要你不接受“煩惱”這份禮物,任何人都破壞不了你的好心情。
美國心理治療專家比爾·利特爾經過研究認為:一個人若有以下心理或做法,必定會促使其自尋煩惱、無事生非:
1.總把問題的癥結放到自己身上
你是不是認為別人不喜歡你是你的原因?你是不是認為同事被上級領導批評也是因為你的原因?把消極原因都歸結于自己,那么要不了多久,你就會煩惱成疾。
2.顧影自憐,認為自己是殉難者
比如,你可能經常會聽到一些家庭主婦們這樣抱怨:“沒有一個人真正心疼我,對我們家來說,我不過是個仆人而已?!倍腥藗円矔г梗骸拔业墓羌芏祭凵⒘?,誰也不把我當回事,大家都在利用我。”要知道,經常這樣想,必定會使你煩惱異常,而且還能使周圍的人感到討厭,令你的感覺變得更糟。
3.只做白日夢
最可憐、可悲的人莫過于那些總是做白日夢的人,如果你不重新調整你的目標,那么,那些無法實現的目標同樣讓你煩惱不斷。
4.制造隔閡
你不懂得怎么“討好”別人,你從未贊美過他人,總是挑刺兒、埋怨、好與人爭論,這便是制造隔閡、自尋煩惱的妙法。
5.只看到消極面
不要總是把眼光放在你曾經受到的多少次冷遇上,也不要總是計算自己吃了多少次虧,如果你這樣做,你就會運用這種消極的思維方法來給自己制造煩惱。
6.總是拖延問題
問題一旦出現,你就要解決。而如果你采取拖延的方法,那么,問題只能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后一發不可收拾,不要認為“如果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時機,索性再往后拖拖?!边@樣只會使問題變得更糟,必定會導致你的憤怒和苦惱埋在心底幾個月甚至幾年。
可見,做一個快樂的人其實并不難,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也很簡單,只要我們摒棄以上的心理或做法。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因煩惱而獲得過好處,也沒有一個人因煩惱而改善過自己的境遇,但煩惱卻在隨時隨地損害著我們的健康,消耗著我們的精力,擾亂著我們的思想,降低著我們的工作效率,降低著我們的生活質量。
上一篇:你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
下一篇:保持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