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型
——嘗試著信任,才能收獲安全感
猜忌是人性的弱點之一,從古至今,它一直是害人害己的禍根,是卑鄙靈魂的伙伴。一個人假如掉進猜忌的陷阱,那必定會處處較真,神經過敏,對他人失去信任,對自己心生疑竇。猜忌的人總是痛苦的,因為他不斷在與自己較真,在這個過程中,他痛苦,甚至瘋狂,那種糾結于內心的痛苦是旁人無法體會的。那些習慣猜忌、猜疑心很重的人,整天疑心重重、無中生有,認為每個人都不可信、不可交往。由于現代社會的多元化,不知道在什么時候,信任已經變成了奢侈品,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因信任他人而上當受騙的例子,因此就連我們自己也不再愿意輕易地相信某個人了。不過,我們始終不能忘記,信任是我們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如果缺少了信任,我們的生活就會失去陽光,世間也會少了許多溫暖。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是一個喜歡猜忌別人的人,因為猜忌心,他做了不少冤枉別人的事情。
當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后,與陳宮一起逃至呂伯奢家里。由于曹呂兩家是世交,呂伯奢見到曹操來了,就想殺一頭豬款待他。但曹操一聽到莊后有磨刀的聲音,便懷疑人家要加害自己,一聲“縛而殺之”,更讓他深信不疑。于是,曹操不分青紅皂白,不問男女,殺了呂伯奢一家大小。一直殺到廚房,發現被捆著等待挨刀的大肥豬,他才知道自己錯殺了好人。
盡管如此,曹操還是趕緊與陳宮急忙逃出莊外,正好路遇沽酒回來的呂伯奢,這時的曹操沒有半點的愧疚之意,為了達到防止被追殺的目的,他竟然對自己父親的結義金蘭舉起了帶血的屠刀。
此外,曹操還有一大心病,他唯恐別人會趁自己睡覺時加害自己,于是,常常吩咐左右:“我夢中喜歡殺人,我睡著的時候大家不要靠近。”有一天,曹操在帳中睡覺,被子掉在了地上,一個侍衛過來幫曹操把被子蓋好。曹操跳起來,拔劍殺了侍衛,又上床繼續睡覺。醒來之后,曹操故意驚問道:“是誰殺了侍衛?”左右據實報告,曹操痛哭,命令大家厚葬侍衛。其實,曹操知道,自己是在有意識的狀態下拔刀殺人的,但又唯恐失天下人之心,于是托詞“夢中殺人”,可謂是欲蓋彌彰。
曹操的疑心病伴隨了他一生,在這個過程中,他自己也是痛苦不堪。他每天不斷地猜忌,猜忌有誰對自己不忠不敬,猜忌誰對自己有所企圖,終日為猜忌所累,這是疑心病給他帶來的最大痛苦。
一艘貨輪在大西洋上行駛,突然,一個黑人小孩兒不慎掉進了波濤滾滾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聽不見,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拖著浪花越走越遠。求生的本能使得孩子在冰冷的海水里拼命掙扎,他用盡全身的力氣揮動著瘦小的雙臂,努力讓自己的頭伸出水面,睜大眼睛盯著輪船遠去的方向。
船越走越遠,船身越來越小,到最后,什么都看不見了,只剩下一望無際的大西洋。孩子的力氣快用完了,實在游不動了,他覺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棄吧,他對自己說。這時,他想起了老船長那慈祥的臉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長知道我掉進海里之后,肯定會來救我的”,想到這里,孩子鼓足勇氣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向前游去。
船長終于發現那個黑人孩子失蹤了,當他斷定那個孩子是掉進海里以后,下令返航回去找。這時有人勸道:“這么長時間了,就是沒有被淹死,也讓鯊魚吃了。”船長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回去找。終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長趕到了,救起了孩子。
當孩子蘇醒了之后,跪在地上感謝船長的救命之恩時,船長扶起孩子問道:“孩子,你怎么能堅持這樣長的時間呢?”孩子回答說:“我知道您會來救我的,一定會的!”船長好奇:“你怎么知道我一定會來救你的?”孩子睜著天真無邪的眼睛,回答道:“因為我信任您,我知道您是那樣的人。”聽到這里,船長“撲通”一聲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淚流滿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為我在那一刻的猶豫而羞恥。”
對每一個人而言,可以完全被一個人信任是一種幸福,可以毫無保留地信任一個人也是一種幸福。當然,大膽地相信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信任一個人,有時需要許多年的時間,有些人甚至終其一生也沒有真正地信任過任何人。
1.不要因為自己的猜忌而失去對別人的信任
有時候,我們難以去信任別人,問題不在于別人,而在于我們自己。因為我們總是猜忌,總是猜疑別人對自己是不是有不好的企圖、是不是為了加害自己,這樣的想法日積月累,我們就難以對他人給予信任。有時候,對方明明是值得我們信任的人,但是,因為猜忌,我們舍棄了這種信任。
2.多一些信任
信任有時候仿佛是易碎的玻璃花,哪怕只是一句玩笑,都會對信任產生影響。當然,有的信任是經過多年的接觸才能建立起來的,同時,這樣的信任也是經得起考驗的。所以,當我們心中有了一點猜忌的時候,為什么不能對他人多一些信任呢?
減壓啟示
孩子回答說:“我知道您會來救我的,一定會的!”船長好奇:“你怎么知道我一定會來救你的?”孩子睜著天真無邪的眼睛,回答道:“因為我信任你,我知道你是那樣的人。”給予對方信任,實際上是還自己一個心安。試著將信任給別人,也就放下了猜忌的壓力。
上一篇:忙碌時,別忘記體味生活
下一篇:想要改變世界,不如先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