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晚一點,也要去等對的人
置身于茫茫人海,她也不過是平凡女子一枚,34歲,未婚。望著周圍成雙成對的背影,她的心里也不免會感到一陣清冷和孤獨。為了排遣寂寞,她不斷地相親,不斷地約會,逃避獨處。可就像人們說的那樣:“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每次回到家,她只覺得心又被掏空了許多,沒有換得一絲安穩和踏實。
從二十幾歲開始,她的身邊陸陸續續出現過不少男人,可似乎每一個人都不是她想要的,真正的愛情寶盒,一直深藏在心里,沒有任何人打開過。僅有的幾次戀愛,都以失敗告終。她也曾試著與對方磨合,努力說服自己欣賞對方的好,可那感覺卻總是怪怪的,很牽強。有時候,她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眼前的那個人,還是僅僅貪戀對方給予自己的好?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著,她的心越來越麻木。
偶然的一次,新婚的女友問她:“你對另一半的期待很高?還是只想找一個彼此相愛的人?你是無法忍受對方的缺點,還是在對方身上找不到愛的感覺?”她思量著這幾個問題,而后終于明白:她要的不過是一份真正的愛情,不是單純地被人呵護,也不是奢華的物質生活,更不是成為彼此的慰藉。
愛情,何時才會出現?對的人,現在又在何方?
女友笑笑說:“看過張愛玲的《半生緣》嗎?里面有句話說得好:‘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個人。’愛情可能會姍姍來遲,但你要相信,總有一天那個人會出現。”
席慕蓉曾說:“為了與你相遇,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愛情,向來都是可遇不可求。每一段愛情佳話的背后,多多少少都蘊藏著一段美麗的等待。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曾經在接受《南方周末》的記者專訪時,談及到她的情感生活:
1991年初夏的一天,鐵凝去看望冰心。那一年,鐵凝34歲,冰心90歲。
中國兩代優秀的女作家,進行了一番奇妙的對話:
“你有男朋友了嗎?”冰心問鐵凝。
“還沒找呢!”鐵凝笑著回答。
“你不要找,你要等。”冰心說。
鐵凝記住了冰心老人這句充滿禪機的話。這一等,就是16年。
直到2007年4月26日,一則消息轟動了整個文壇:鐵凝與經濟學家華生結為秦晉之好。當時的鐵凝50歲,這是她第一次品嘗到婚姻的甜蜜。提及對丈夫華生的評價,鐵凝只說了一句話:“他是我一生可以相依為命的人。我喜歡相依為命這個詞。愛情是無法言說的,所謂愛情就是當它到來的時候,其他的一切都將落花流水。”
在過去幾十年的婚姻空白中,鐵凝銘記著冰心老人的話,她說:“一個人在等,一個人也沒有找,這就是我跟華生這些年的狀態。我說對愛情要有耐心,當然期望值不必過高,但不要讓希望消失,我想是這樣。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的期待。”
一直以來,她都渴望能夠等到這樣一個男人:帶給她生命的喜悅,和內心的充盈。真好,她遇見了華生。當真正的愛情降臨時,一切都顯得是那么順其自然,兩人在慢慢的接觸中感覺到,彼此就是要尋找和等待的愛人。
鐵凝和華生曾經去過江蘇的金山寺,那里有一塊匾,上面篆刻著“心喜歡生”四個字。意思是說,如果心喜悅了,歡樂就生出來了。他們一起在蘇州的山塘老街上聽評彈,一起聽《杜十娘》,聽《太湖美》,但真正打動他們的,還是根據陸游和唐琬之詞改編的古曲《釵頭鳳》。兩個心懷柔情的中年人,在千百年的愛情絕唱中,相視一笑。他們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靈魂之伴侶,這是何等的幸福。
生活中的等待有許多種:等待真愛的人出現,等待被別人挑選,等待可遇不可求的機會,等待……后面的省略號代表了未來的日子,它像一個謎,我們永遠猜不到里面裝的是什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這些字里面:等待與希望”。
縱觀世間茫茫,似乎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需要沉下心來慢慢等待的。品一壺好茶,燒開水,看著嫩綠的茶葉在沸水中輕輕舒展開來,慢慢融入清水中,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淡淡幽香;又如愛情,向來是可遇而不可求。這大概就是順其自然,隨遇而安了吧。
真正的愛情和長久的幸福,絕不是為了結婚而結婚的關系,也不是委曲求全的勉強結合,而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緣分未到時,別著急去愛,天未荒地也還未老,耐心地等待。總有一天會遇到一個人,讓你感覺之前經歷的所有苦痛,都是值得的。那時,便心甘情愿。
上一篇:別拿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
下一篇:堅持下去,擁有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