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
穎南村出了一件大事,青山失蹤了。
早晨天剛麻麻亮,春雨就驚醒了,預感到要出事,果然就出了事。前天,青山給春雨帶信,說這些牛不想養(yǎng)了,讓找個人全部處理了。牛也不多,就四頭,春雨以前也覺得青山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就不要養(yǎng)了,但青山不聽。這次青山主動要處理,春雨還很高興。
春雨覺得要出事,是有根據(jù)的,青山這次突然處理牛,很反常。他翻身起床,沒有吃飯就往山上走去。到青山的住處,沒有發(fā)現(xiàn)青山。春雨找遍了房前屋后,沒有人,也不見了青山的大黃狗。春雨在青山的床頭,發(fā)現(xiàn)了賣牛的錢,還有一封信,大意說,進山了,不打算回來了。
春雨懵了,就算年輕人進山,風險都很大,何況青山這個快七十了的老人呢?穎南村的山不像別的地方,有人住的地方的山是小山,背后才是大山,是無人住的原始森林。春雨仔細找了找,沒有發(fā)現(xiàn)青山私藏的獵槍。這下他確定,青山真的是進山了。
春雨搞不懂,青山這是老糊涂了還是有別的目的?這樣進山,不是自尋死路嗎?他不敢怠慢,馬上打通了治保主任擁軍的電話。擁軍一聽,也不敢怠慢,飛速上山趕到春雨那里。二人再次確認,青山真的是進山了。
此時的穎南村,可不像以前一樣,居住人口眾多。留村常住的,大多是老人和兒童,年輕人大多南下打工了。帶動打工潮的人是擁軍的女兒。擁軍是當兵退伍回來的,戰(zhàn)友天南海北很多,信息自然就多些。當他得知南方有很多打工機會,便親自送女兒南下進廠,當年就拿回不少錢,翻新了房屋。村里人開始還不信,說閑話的也有,但來年很多人跟著也南下進廠賺錢了,大家才徹底信服。這樣符合進廠的,全部走了,村里年輕人就很少了。擁軍想組織人進山尋找,能進山的人都找不到幾個。
擁軍提議上報吧,春雨也沒有不同意見。二人還去了青山打獵的臨時落腳點,發(fā)現(xiàn)落腳點沒有有人來過的跡象,青山根本就沒有走這條路線。二人不知道到哪里去找,面對茫茫大山,任誰也是犯嘀咕的。青山住的這個隊,是村里最偏遠、位置最高的小隊。青山是唯一沒有搬下山的留守人員。他這一進山,這個隊算是徹底沒人了,退耕還林也徹底落到了實處。
上面接到擁軍的報告,也很吃驚,但是無計可施。鎮(zhèn)派出所來人了解了情況,按失蹤登記備案。春雨始終沒有明白青山為啥要這樣做,唯一的希望是青山的大黃狗。如果大黃狗能找到,肯定能知道青山在哪里。但是,這一絲希望,在十天后也徹底破滅。
那天,有人通知春雨,說青山的大黃狗出現(xiàn)了。是在半山腰地里干活的人發(fā)現(xiàn)的,當時聽見有狗叫,才發(fā)現(xiàn)氣喘吁吁的青山的狗。大黃狗找到人后,又急又累,叫了片刻,就一頭倒地不起,死了。大家分析,可能是青山遇到危險或者不行了,大黃狗是回來找人幫忙的。如今狗死了,就無法知道青山在哪里了。
等春雨趕到見到大黃狗時,大黃狗早死了。最后的一絲希望破滅,他又氣又急,竟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大家都知道青山與春雨的關系。以前二人來往是很少的。春雨的母親離開青山跟了春雨后,春雨就經(jīng)常看望一個人住在山上的青山,來往竟變得頻繁起來。二人經(jīng)常談啥,外人不知道,二人也從來不對別人說。青山歲數(shù)越來越大,春雨明白會有那么一天的,但是青山這樣的離開方式,春雨搞不懂,也接受不了。如果青山真的死了,他可以找到青山的尸骨好好安葬,可是現(xiàn)在上哪里去找呢?山里野獸多,獨自一人的青山兇多吉少,就是找到了地方,恐怕早就被野獸吃了吧。
烏鴉口這個山頭是村里的制高點。站在山頭上的那塊巨石上,視野遼闊,一覽無余。自從青山進山后,春雨經(jīng)常來烏鴉口,帶上望遠鏡,四處看看。他的心思,大家都明白,但是沒有人勸他,不是大家沒有同情心,實在是找不到理由啊。
南下
改革開放的大潮,席卷全國,終于也刮到了穎南村。穎南村的劣勢如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唯一的優(yōu)勢就是廉價勞動力。以前見面是閑聊侃大山,現(xiàn)在見面,聊得最多的就是在哪里干,收入如何。說來也奇怪,以前幾個人長年累月干的農(nóng)活,現(xiàn)在一個人就搞定了。效率的提高,與其說是接收新信息造成的結果,還不如說是特定環(huán)境下,為了生存,人類智商的高度發(fā)展和潛能的不斷開發(fā)。打工潮卷走了年輕勞動力,剩余勞動力發(fā)揮了最大潛能。起早貪黑成了常態(tài),女人干上以前只有男人能干的農(nóng)活,也不是啥稀奇事。
春雨決定南下打工,與老婆貴枝有關。
春雨的商店,開始生意很好,后來別人跟風也開商店,這塊蛋糕就不夠分的。貴枝整天看店收錢,輕輕松松就賺錢,沒事還可以與自己的寵物泰迪犬玩,生活很愜意。當村里大姑娘小媳婦南下打工,過年回家都穿著時髦的新衣服,說一些外地話,貴枝就眼饞了。倒不是她買不起,而是外面的世界太吸引人了。商店生意越來越不好,貴枝就找由頭與春雨吵架,中心思想就是想南下打工。還說她為了這個家,想去打工有啥不對。春雨懶得與她吵,覺得現(xiàn)在生意不好,都耗在家里也不是長久之計,就答應了。
剛開始,貴枝與村里人進的是同一個廠,但是后來就跳槽了。春雨在家沒少聽到從南方傳來的閑話。穎南村的人南下打工,基本上都在一塊,后來各人接觸信息多了,慢慢就分散了,但基本上離得都不遠。畢竟南方工廠多,工作好找得很。這樣也就給貴枝提供了很多便利。
貴枝的過去,在穎南村不是秘密,當年她與貨郎私奔后被找回來,大家免不了指指點點。后來春雨商店開業(yè),貴枝過上了富日子,有些娘們就有點忿忿不平了。如今貴枝膽敢整點事,她們就添枝加葉地傳給春雨,就看春雨怎么辦。
春雨給貴枝打電話,貴枝從來是報喜不報憂,說起換工作,就說不合適,干不來,只要掙錢,干啥不是干。春雨也沒轍,聽之任之吧。后來大家傳得有模有樣,加上窩在村里真的沒有發(fā)展,春雨就決定南下打工。
貴枝對春雨的到來很反感,覺得是春雨不信任她,所以對春雨的到來,愛理不理的。春雨不管,也不進貴枝的工廠,自己找的工作,但是不住宿舍,要求貴枝一塊租房住。貴枝有一百個理由也推辭不掉,只好不住宿舍,搬了出來。
大家一般住宿舍,在外租房的也不少。只要休假,大家就會湊到一塊,買菜自己做飯吃,做那種家鄉(xiāng)味的飯菜。每次出門,大包小包背的基本上都是家鄉(xiāng)的菜,最好拿也最受歡迎的是三種東西、臘肉、豆粑和酸菜。臘肉是年豬肉,過年宰的本地豬,加鹽晾干,能放很長時間,方便存放和攜帶。豆粑是一種米制品,將大米浸泡一天一宿,豌豆綠豆等豆類,去皮,浸泡二天一宿,之后按比例混合,有時還視情況加點小麥粉,混合物用石磨磨漿待用。鐵鍋用磨刀石打磨幾遍,用肥豬肉擦出光面?zhèn)溆谩C看斡靡稽c菜籽油擦鍋,一瓢漿,用刷子攤成一張餅,出鍋放涼,卷成卷,用剪刀剪成小塊后曬干即可。做這個必須掌握好火候,開始要大火,出鍋要小火,火要均勻,不能聚堆,否則會燒煳了。最好的柴火是松針葉,一鍋一把,要大火時馬上燃燒,要小火時正好燒盡,是做豆粑的絕配。這種豆粑,可以常溫存放一年而不壞,也是農(nóng)忙季節(jié)的快速食品。至于酸菜,與各地都差不多,就是每人做出的酸菜,味道大同小異。
春雨這次南下也帶了很多吃的,加上他這人比較好客,所以出租房里經(jīng)常人來人往。身在外鄉(xiāng)的人,無論走到哪里,永遠也忘不了家鄉(xiāng)的味道。熟悉的飯菜一入口,讓人感覺瞬間就回了家,那種滋味,是每個異鄉(xiāng)人都能體會到的。當然,在外地不可能做出那種原汁原味的家鄉(xiāng)味,但是,這種將就對外出打工的人們來說,影響微乎其微。家鄉(xiāng)的食材,再結合外地的烹飪方法,好像又找到了食材的新生命。而本地人接到外鄉(xiāng)人送的稀奇食材,仿佛在自己的味蕾上增加了新的滋味。就是這種互相碰撞和交融,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開始,貴枝對這種熱鬧,還很得意,感覺又找回了那種坐在云端的滋味。后來,漸漸地,她就感覺到麻木和枯燥。盡管她很少做飯,一切都是春雨在張羅,她還是漸漸產(chǎn)生了厭倦,所以對大家的到來就愛理不理的。寧吃笑臉粥,不吃哭臉肉。這是待客之道,鄉(xiāng)下人都明白的道理,也是鄉(xiāng)下人的志氣和自尊。大家都發(fā)現(xiàn)了貴枝的變化,登門的次數(shù)就越來越少。要不是看春雨的面子,就沖貴枝,是沒有人登門的。
傷痕
春雨找的工廠是一個金屬配件加工廠,這樣的工廠在當?shù)乇缺冉允恰4簏c的叫工廠,小點的只能算是家庭作坊了。在一切向錢看和時間就是金錢的影響下,只要賺到錢,其他的都可以讓步。這種意識的存在,加上安全意識的淡薄,血淋淋的事實就悄然而至。
在春雨進廠快半年的時候,他的車間發(fā)生一起安全事故。親眼所見這樣的事,還是給他極大的震撼和思索。
那天中午快下班的時候,春雨隱約聽到一聲“啊”的慘叫聲,便抬頭四處看,就發(fā)現(xiàn)離他第三排的機器上不對勁。這個車間是計件制,每人看一臺龐然大物一般的機器。機器的噪音,計件報酬的誘惑,讓每個人一上班就是低頭頻繁操作,很少顧及別的事。春雨聽力不錯,聽見聲音不對,就敏感上了。
當春雨發(fā)現(xiàn)不對勁時,馬上停了自己的機器,大喊一聲“出事了……”只見第三排機器上,看機器的人趴在機器上不動,頭部被卷滾卷入,已壓成糊狀,腦漿四濺,鮮血染紅了半個機器。春雨是第一個跑上前的,一看這個慘狀,差點暈倒,轉(zhuǎn)身就吐了。旁邊機器上操作的人,是聽見春雨的喊叫聲才知道的。大家應該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這樣血淋淋的場面,都驚呆了,當然吐的人不少,很多人中午飯都沒有吃。
這是春雨第一次近距離見到這樣的傷亡,其實在家時,也聽說過很多類似的事。聽說的都是傳來傳去的不同版本,最直接的傷亡實例,是本村二愣子的事。那時,春雨還在老家開商店,二愣子早早就外出打工了。二愣子當然不是真名,叫這個名足以說明二愣子有多愣。他脾氣火爆,血氣方剛,曾經(jīng)因為要開個證明,村里管公章的干部說等一會兒,把田里的農(nóng)活干完就回家給他辦,他不聽,趕到田里把人家揍了一頓。
二愣子如何受的傷,版本很多,最可信的是這樣的。二愣子在采石場干活,經(jīng)常要炸石頭放炮。有次遇到了啞炮,大家覺得再等等。二愣子等不及,說肯定啞了,沒事了。于是,他直接走出了掩體,說去檢查看看,剛走到半道,炮響了,被石頭砸中,人事不省。送醫(yī)院搶救,人是救過來了,也廢了,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開始老板還送了醫(yī)藥費,后來一看這情況,跑路了,找不到人。沒有錢就無法住院康復,也無法干活,大伙湊錢把他送回了老家。回了家的二愣子只能整天躺在床上,是他可憐的老娘照顧一日三餐。后來,靠鄉(xiāng)下的中草藥慢慢調(diào)理,二愣子用兩張矮板凳當腿,慢慢挪著也可以出門。說這是好事,偏偏就是這個,要了他的命。那天,二愣子告訴老娘,說鄰村有人還欠他的錢,他得去要回來。老娘見他四處挪動,也沒有事,就由他去了。沒想到,去那人家里的路上有條很仄的河溝,估計是一下子沒有過去,一滑,就掉進下面的深溝里。二愣子本身就行動不便,掉下去時正好頭別住了動彈不得,就憋死了。
大家一談論二愣子的事,都說要是沒有去打工就好了,但有人說這是命。春雨從來不參與這樣的探討,但是對這樣的傷亡案例倒是有所思考。如果說二愣子的死是個模糊的概念,現(xiàn)在這樣的場面,足夠春雨醒悟的。他對此事還是有認真總結過的。這次事件,死亡的人是個二十八歲的小伙子,趕時髦留著長頭發(fā),嫌熱偷偷摘下了帽子,導致長頭發(fā)卷入機器齒輪,從而釀成大禍,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這次事件對春雨觸動很大,他思索了幾天,寫了兩封信,一封是安全防范措施意見書,給工廠老板的,一封是安全倡議書,給全廠人員的。他結合機器特點,制定許多安全防范措施,還有安全操作流程。同時,對大家提出倡議,珍愛生命,安全生產(chǎn),如果工廠不排除現(xiàn)有安全隱患,改善現(xiàn)有工作條件,建議大家辭工。有理有據(jù),聲情并茂。春雨的兩封信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極大反響。工廠老板對這個入職不久的春雨也很感興趣,一是春雨的安全措施可行有效,二是沒想到春雨的倡議書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認同,很多人聲援春雨,說不改善將馬上辭工走人。老板馬上召見春雨,談了半天,立刻任命春雨為安全主任,負責全廠車間的安全檢查,待遇等同副廠長。這個意外收獲,是春雨沒有想到的。
私奔
春雨突然升官,還有點不適應。大家都來祝賀,既佩服又嫉妒。只有貴枝無所謂,說不上歡喜也說不上失落,好像此事與自己關系不大一樣。
春雨這次南下,說是為了貴枝,其實也不盡然。他覺得老是待在家里就是坐井觀天,出來走走還是有好處的。他經(jīng)常與擁軍聊天,擁軍知道天南海北的信息,對他來說就是吸引力。其實從心里講,他還是喜歡待在鄉(xiāng)下的。
貴枝的變化,春雨不是一點不知,就是懶得看。貴枝搬回來住了一陣,后來說加班晚了,在廠里洗澡住宿舍方便,有時就不回來住。春雨也無所謂。她不回來,自己還不用去接,樂得輕松。貴枝不想回來住,還有個原因,耽誤她上網(wǎng)聊天。
都快兩個周了,貴枝既沒有回出租房也沒有聯(lián)系春雨。春雨很奇怪,一打聽,貴枝請假了,根本就沒有上班。這個情況,很突然。本來春雨是有心理準備的,但真的發(fā)生了,還是有種莫名的心痛。
一周后,貴枝回來,對春雨說是與朋友一塊去玩了。春雨問哪個朋友?貴枝不說。春雨再問,貴枝就火了。貴枝嚷嚷道,我就不能有個朋友嗎?現(xiàn)在都啥年代了,還不能有點隱私呀?你這樣問來問去,啥意思?
貴枝發(fā)火,春雨一點也不火,這點很出乎她的意料之外。春雨說,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干嗎去了,不就是那個男人嗎?你有本事就叫他過來,我們一塊談談,你要覺得他好,我就與你把手續(xù)辦了,你追求你的愛情去吧,我還真不攔你,如何?
貴枝愣住了,春雨的話是她沒有想到的。其實春雨心里也沒有底,那個男人啥的,都是他自己猜的,詐貴枝的。貴枝喜歡上網(wǎng)聊天,不是有很多人嗎?肯定男的不少,所以就隨口說了。可這個貴枝不知道,她還真以為春雨知道這段時間自己去干嗎了。春雨猜得一點沒錯,貴枝真的是與男人約會去了,男人就是網(wǎng)上認識的,非得見面,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二人同吃同住同玩,這幾天玩得很愜意。男人比貴枝小很多,貴枝就虛報了自己的歲數(shù),還說自己是單身。男人對貴枝很感興趣,非要娶她。貴枝就樂得和吃了蜜一樣甜,但是沒想到春雨會對她這個態(tài)度,她心里的天平就全偏向了男人那邊。
貴枝也不是省油的燈,明知理虧,還想倒打一耙。她說,你少冤枉人,我不就是上上網(wǎng)嗎?哪里出來男人了?是你自己覺得當官了,身價不一樣了吧,是不是看上哪個小姑娘了?好,老娘成全你,你說辦就辦,我還怕了你不成?
春雨擺擺頭,貴枝第一次與人私奔的情景浮上心頭。那次要不是母親,二人可能不會過到現(xiàn)在。他覺得自己給貴枝機會了,沒啥不對的。女兒香香都那么大了,你還要鬧啥呀?貴枝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行,那就辦。
二人就辦了離婚。終于單身了的貴枝,迫不及待地找那個男人去了。大家都來安慰春雨,說那樣的女人不值得,走就走,沒啥可惜的。有的說早就該甩了那個狐貍精,就那個樣子,啥稀罕的?晚上有需要,自己愿意來陪他。有的還趁機介紹對象,說自己妹妹剛喪偶,可以見面看看。弄得春雨哭笑不得,連連擺手道謝。
自由了的貴枝心情舒暢,迫不及待地去找那個男人。處了一段時間,男人一點結婚的意思也沒有。貴枝自己上班掙錢還得給男人花,后來一打聽,像貴枝這樣的女人,男人同時處了好幾個呢。貴枝氣得不行,馬上甩了這個,又找了一個。后面找的這個對她開始很好,沒想到,沒過幾天就把她騙到河南,轉(zhuǎn)手賣給別人當老婆。過了半年,貴枝才找了個機會逃了出來,沒臉回老地方打工,便換了地方。當然,這些事,春雨是不知道的。貴枝走后就沒有與他聯(lián)系,他無法知道這些。就是在后來,春雨回村發(fā)展,貴枝回去找過他,希望復婚。春雨沒有答應,但看她混得不好,就給了她一些錢。這是后話,不提。
南歸
春雨走馬上任不久,發(fā)覺自己還真有點當干部的天賦。他走遍了每個車間的邊邊角角,看了每臺機器的操作規(guī)程和實際演練,找到了許多安全漏洞,有針對性地制定預防措施。當然,這些措施勢必影響大家的計件工資,但是有這個血淋淋的事例,大家配合程度還是很高的。其實當時老板提拔春雨,是有私心在里面的。春雨的倡議書很煽動人,如果人都走了,訂單咋辦?穩(wěn)定人心比較重要,就順水推舟抬高了春雨。
有了安全措施,加上每天的安全教育,大家安全意識大大加強。老板對春雨的工作很滿意,但是后來訂單一多,有人就嫌這些措施影響效率,有人希望從簡些。春雨不讓步,就是老板來勸,也沒有用,氣得老板直嚷嚷要開了他。
春雨沒有等老板開他,自己便辭了職。有家服裝廠老板找上了他,要春雨去他工廠當廠長,待遇優(yōu)厚。春雨有點動心,加上貴枝與他離婚,他想換個環(huán)境,就答應了。當了廠長的春雨,擔子更重,收入也更多了。視野開闊了,事情也多了,就感覺能力短板越來越大。他便學會了上網(wǎng),但不是像貴枝一樣聊天,他上網(wǎng)只是找資料學知識,難怪熟悉他的人,對他又刮目相看了。
盡管在外地順風順水,春雨一直沒有放下穎南村,他覺得自己離不開那片土地。穎南村的變化也一天天在發(fā)生。昔日熱鬧的村小學,如今就剩3個學生,計劃徹底取消并入鄰村。戶戶通的公路只修到了半山腰,因為山上已沒有人住了,就是半山腰的人家,還計劃搬呢。如今沿著平坦的公路,蓋起來一棟棟各種各樣的農(nóng)家小別墅。說起蓋別墅,最早的一家是沒人看上眼的強叔蓋的。強叔的老房子實在不行了,必須重蓋,就一步到位改了個新式樣。強叔也是打工,但不進廠,說那樣的活干不了。他自謀職業(yè),撿垃圾,自由自在,天天進現(xiàn)錢。當強叔的別墅竣工時,著實讓大家眼前一亮,也吸引了很多效仿者。
春雨決定回村,源自擁軍的幾次電話。
擁軍經(jīng)常與春雨聯(lián)系,彼此很談得來。擁軍知道春雨喜歡待在村里,只要有機會,總是第一時間通知春雨。這次擁軍非常高興,覺得這個機會非春雨莫屬。原來,老支書出事了,無法任職。老支書比狐貍還精,抓住一切機會給自己找好處,終于露餡了。以前鎮(zhèn)上給的貧困助學金,他自己孩子用。等自己孩子上高中用不上了,就轉(zhuǎn)手給那些自己用得上的人。真正貧困上不起學的家庭,根本就享受不到。這樣的小事,多了。當然,為了保住村支書的位置,他也是千方百計想辦法找出路。這次出事,是村里弄的所謂“大開發(fā)”工程。這個工程就是賣地蓋房,將進村公路兩邊平坦的地方全部變成樓房。村里負責平整土地,為此還填了一口池塘,占了很多農(nóng)田。平整好的地按平方賣地皮,收入歸村里支配。上次修路,老支書撈的油水不少。這次有更大的油水,老支書還能放過?胃口太大,吃得太多,最終東窗事發(fā)。
擁軍覺得老支書干不成了,春雨合適。可是春雨對這個一點興趣也沒有,都推辭了好幾次。擁軍也外出打工了幾年,覺得在外面住不慣,還是村里舒坦,就回村了。他知道春雨也喜歡住村里,這次機會也合適,為啥不干呢?所以,他一面做春雨的工作,一面還游說鎮(zhèn)上的干部,說穎南村要發(fā)展,必須找個好的帶頭人,這人就是春雨,人家管一個工廠都綽綽有余,還在乎這個小村子?就怕人家看不上眼。鎮(zhèn)上的干部還真的動了心,主動打電話給春雨,弄得春雨左右為難。
春雨回村是在老支書出事后第二年的事,但他沒有接手村支書。他有自己的想法,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回事。畢竟到這個歲數(shù)了,再不去做自己想干的事,可能就沒有機會了。為此,他與老板談了自己的想法。老板很開明,也挺支持,支持的辦法就是給錢。老板說回去創(chuàng)業(yè)肯定需要錢,我給你,當借給你也行,當入股也行。老板這樣想的,如果賠了就當入股了,如果賺了就當借的。但春雨想的剛好相反,兩人總是這樣給對方考慮,也難怪彼此會合作那么久。
游龍
在穎南村,有一個傳說。這個傳說,春雨是聽老人說的,老人說也是聽上輩人說的。龍是中國等東亞區(qū)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征祥瑞,是中華民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但是,老人們說,在穎南村就住著一條龍。從前,有一條龍經(jīng)過穎南村時,見這里群山巍峨,風景秀麗,加上有點累了,就壓下云團,降落在山上一塊大石頭上,一會兒就睡著了。后來,這塊龍休息過的石頭上,就有一個奇怪的圖案,極像一條游動的龍。
春雨知道這個傳說,從來就沒有往心上去。青山失蹤那年,春雨經(jīng)常在烏鴉口用望遠鏡四處看,他就發(fā)現(xiàn)后山那塊最大的石頭上,真的有像龍的圖案。圖案中龍的四肢很清晰,頭部很模糊,似乎鉆進旁邊的竹林里面去了。那時,他心里想著青山的安危,沒有多想,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真像那么回事。其實,每年過年回家,他都要去烏鴉口,四處看看,每次看,那石頭的圖案就越來越清晰。
這次回村,春雨說要承包山上那大片山,住到山上去,大家覺得他腦子壞了,一定是中了青山的毒。當年所有人都搬下山了,只有青山住在山上不搬。如今誰還往山上想呀,不是腦子壞了還是啥?但春雨不理會這些,他有自己的想法。
春雨心里的藍圖是這樣的。他計劃把傳說中的那條龍找出來。他想在山上建一個原生態(tài)農(nóng)莊,吸引城里人來游玩。那些無人住的老房子,找?guī)组g合適的修繕一下,對城里人來說,是個稀奇景點。烏鴉口那個山頭,修一個涼亭,安上望遠鏡。通過望遠鏡,就可以看見那條龍。那龍頭如何處理,他也想好了,計劃把那片竹林扒開,如果有最好,如果沒有,就人工雕個龍頭。最主要的是路,需要把修到半山腰的公路,修到山頂,這是個大工程。山上很多地方可以利用,比如以前用作蓄水種莊稼的池塘,可以養(yǎng)魚辦個垂釣園。根據(jù)不同地塊,分養(yǎng)殖區(qū)、種植區(qū)、拓展區(qū)等。總之,城里人來了,有看的,有玩的,有吃的,有住的,休閑度假非常合適。這個休閑農(nóng)莊,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游龍谷。
春雨不理會別人的眼神,說干就干。他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把幾年打工存的錢全部拿了出來,招兵買馬,轟轟烈烈就開工了。女兒香香非常支持春雨,她運用自己的設計特長,出謀劃策,還把游龍的傳說編成故事,在網(wǎng)上大肆宣傳游龍谷。
經(jīng)過三年的建設和不斷完善,如今的游龍谷生意如火如荼,火爆異常。大家來看看游龍,看看風景,吃吃原生態(tài)的豬肉和跑山雞,絕對是一種享受。如果愿意,還可以住一晚,體會一下在天然氧吧中熟睡的幸福。很多企業(yè)把安全教育培訓也拉到游龍谷,既做拓展培訓,又可以休閑觀光,一舉兩得。
當初懷疑春雨腦子進水了的那些人,這次是徹底服了。游龍谷的開業(yè),需要很多人,解決了村里人在家門口就業(yè)的問題。春雨有多年管理經(jīng)驗,管理農(nóng)莊輕車熟路,在各崗位上安排合適的人,一點也不忙亂。開業(yè)時,老板還專程過來祝賀,對游龍谷很滿意。其實,春雨當初與他描繪農(nóng)莊的前景,他就很有信心,這個信心源自以前來過烏鴉口和商人的嗅覺。那時來村,是為了留住工人。老板跟春雨他們來村里過了幾次年,挨家挨戶去拜年,很溫暖鄉(xiāng)下人的心,大家自然就不好意思換工廠了。風水總是輪流轉(zhuǎn),以前是打工仔求著工廠工作,后來是工廠求著打工仔來工作,這個變化來得太快了。
春雨有空閑時間,他就喜歡坐在烏鴉口那個涼亭里,四處看看。看到山莊人來人往的熱鬧場景,仿佛兒時那個熱鬧熟悉的鄉(xiāng)村又回來了。那時各家守著一畝三分地,按季節(jié)時令耕種,粗茶淡飯,日子也是一樣過著。
春雨總喜歡往原始森林那邊望,沒人知道他心里咋想的。是因為青山嗎?春雨自己也不確定。當年,母親改嫁青山,他對青山是恨的,那種奪走親人的恨。后來,母親甩了青山,他又開始同情青山,覺得青山也是很可憐的。所以,他會經(jīng)常找青山喝酒聊天。有時他自己也尋思,會有那么一天,自己也像青山那樣,走進那片森林嗎?
上一篇:張艷梅《主義以上的現(xiàn)實觀照》
下一篇:荒田《鄉(xiāng)音中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