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物,只有低下頭,才能嗅到它的芬芳,如同那路邊的無名小花,雖不起眼,卻能用淡淡的花香安撫那些早已滿身疲憊的路人;有些事物,只有慢下來,才會感受到它的美好,就如那初春的微風(fēng),雖不能讓寒冬殘留下的蕭條一吹而散,但卻能給人以新生的期望;有些事物,也只有轉(zhuǎn)過身來,才能發(fā)現(xiàn)它的珍貴,就如在外打拼多年的游子,每逢月圓佳節(jié)之時,總會想起離家前父母親手做的那一桌子熱氣騰騰的團圓飯。其實平日生活中那些被忽視了的小幸福,就在我們身旁,就在春暖花開之時,在得失浮沉之外。所以意大利文藝復(fù)興詩人但丁曾說:“我一路向前,但一看到花,我的腳步就會慢了下來。”
低頭見花,需要的是一種生活智慧。這個時代的我們,從出生到立命,總是被裹挾在時代的巨輪里,風(fēng)塵仆仆地向前趕路,總是擔(dān)心追不住時代的腳步,更害怕被日新月異的時代所拋棄,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習(xí)慣于眺望著遠方的高山,也許遠方如海市蜃樓,卻也未曾停下那早已麻木的匆匆步履。其實當我們疲于奔命之時,只要肯低下頭來,就會與另一重世界相遇,它們能讓我們領(lǐng)略到一種全新的生活境界。詩人木心有一首很有名的作品叫《從前慢》,詩中這樣寫道“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夠去愛一個人。”
我生活在北方的城市,秋季蕭瑟的秋風(fēng)總是來得格外的早,一日夜里寒潮突降,第二天的清晨,路上的行人都裹著厚厚的風(fēng)衣步履匆匆,而早高峰的交通也是一如既往的擁堵,原本早已擁擠不堪的馬路,現(xiàn)在又增了急促刺耳且此起彼伏的喇叭聲,整個城市都彌漫著急躁不安的氣息,這種氣息似乎像病毒一樣傳染給每一個外出的人們。坐在公交車后排的我,放眼望去車廂里的每副面孔都有著一副疲倦、麻木、不耐煩的“統(tǒng)一”表情。就在我思緒飄浮之時,坐在我身后的小女孩的一句話飄入了我的耳朵,“媽媽,你看!馬路對面那堵墻上的爬山虎都變成紅色的了。”于是我轉(zhuǎn)過頭望向窗外,目光越過那喧囂的馬路,落在一處院墻上,只見堆疊在院墻上密密麻麻的爬山虎,因換季由翠綠變成艷麗的紅色,仔細盯看,還能發(fā)現(xiàn)那些紅色的藤蔓上竟還纏繞些許喇叭花。也就在那一瞬間,清早的陽光穿透濃霧,溫暖的晨光映射在我的臉頰,讓我一時有些失神,仿佛自身已不在那清冷的車廂里,而置身于一片金黃色的廣袤原野邊,眼前是一條被落葉鋪滿的小路,道路兩旁的銀杏樹在秋風(fēng)地吹拂下沙沙作響,好似竊竊私語。車廂里售票員報站的聲音,將我從片刻的寧靜又帶回到了擁擠吵鬧的車廂中,我起身擠過人群,艱難地下了車。就在我離開站臺的時候,一個低頭看路的動作,讓我看到了兩株在清澈寒風(fēng)中倔強生長的無名小花。那一日的工作節(jié)奏,我不再是往常的倉促焦躁,而是做的很慢很認真,去享受工作的樂趣。
路邊低頭見花,需要的是一顆慢下來的心,需要的是一顆懂得欣賞的心和一顆感恩的心。只有心慢下來,才能看到被忽視了的風(fēng)景;只有一顆懂得欣賞的心,才能更好地與這個世界相處;只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更能懂得親人的良苦用心。
塵世中,人心難免浮躁,如累了乏了,不妨放慢腳步,低下頭,感受下身邊的風(fēng)景。每一顆樹、每一朵花、每一縷清風(fēng),都有獨屬于它們自己的生命密碼。趕路中,人心難免迷失,找不到方向時,看一看腳下的花朵,感受大自然的清新美麗;聽一聽內(nèi)心的聲音,就會找到澄明與安寧的自己。
作者簡介:張曉慧,女,1987年生,同煤作協(xié)會員,多以寫散文為主,作品散見于《新民晚報》《中國煤炭報》《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西安日報》《唐山晚報》等國內(nèi)外數(shù)百家報刊雜志。
上一篇:李林芳《喬木志》
下一篇:劉國芳《你見到我爸爸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