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的少女呵,在我們分別前,
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還!
或者,既然它已經和我脫離,
留著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
請聽一句我臨別前的誓語:
你是我的生命,我愛你。
我要憑那無拘無束的鬈發,
每陣愛琴海的風都追逐著它;
我要憑那墨玉鑲邊的眼睛,
睫毛直吻著你頰上的嫣紅;
我要憑那野鹿似的眼睛誓語:
你是我的生命,我愛你。
還有我久欲一嘗的紅唇,
還有那輕盈緊束的腰身;
我要憑這些定情的鮮花,
它們勝過一切言語的表達;
我要說,憑愛情的一串悲喜:
你是我的生命,我愛你。
雅典的少女呵,我們分了手;
想著我吧,當你孤獨的時候。
雖然我向著伊斯坦堡飛奔,
雅典卻抓住我的心和靈魂:
我能夠不愛你嗎?不會的!
你是我的生命,我愛你。
一八一○年,雅典
()
【賞析】
《雅典的少女》在拜倫的詩歌中享有盛名,也是拜倫最優秀的抒情詩之一。此詩是在拜倫第一次訪問希臘后寫的,他在1809年旅居雅典時,住在一位名叫色歐杜拉·馬珂里的寡婦家里,她有三個女兒,長女特瑞莎即詩中的“雅典的少女”。當時特瑞莎只有十二歲,還是一位情竇未開的小女孩,但這絲毫不能阻隔浪漫多情的詩人拜倫對美麗可愛的特瑞莎的傾慕和愛戀。臨別時,他寫了這首至今仍膾炙人口的詩歌獻給特瑞莎:“雅典的少女呵,在我們分別前,/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還!”盡管兩人之間并不存在戀情,但詩歌中為詩人傾心愛戀的這位“雅典的少女”,還是激起了讀者極大的興趣,自19世紀以來,成千上萬的旅游者蜂擁而來,拜訪拜倫在雅典的寓所,希望見證這曾經激發出拜倫創作靈感的所在,見識這里令拜倫傾倒的美麗的雅典少女。
詩歌全篇雖以直抒胸臆的抒情為主,用幾欲燃燒的激情叩動人心,但不多的幾筆對人物的描畫,極其生動地勾勒出一個美麗、活潑、純真的雅典少女的形象。詩人所選用的修飾語,如在愛琴海的清風中無拘無束飛揚的鬈發,墨玉鑲邊的眼睛,嫣紅的臉頰,野鹿似的眼睛,誘人的紅唇,輕盈緊束的腰身,都令人過目難忘。
詩歌的抒情意象也較為別致,全篇圍繞著“心”這個中心意象來抒情,心已脫離自己,為少女所俘獲,要么請少女交還它,要么請她把詩人整個身心全部拿去,要表達的其實都是一個意思: 我已經離不開你。每一節最后都重復“你是我的生命,我愛你”(原文為希臘語)這一詩句,在反復吟唱中起到蕩氣回腸的效果。這是詩人一再發出的深情無比的愛之誓語,真切動人,極大地渲染了詩歌摯愛、柔情的氣氛。
(張素玫)
上一篇:《難道我關心物種嗎?(悼念集之五六) [英國]丁尼生》讀后感
下一篇:《雛菊 [愛爾蘭]斯蒂芬斯》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