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
鱗次櫛比的房屋
僅僅殘存了
斷垣殘壁
幾堵
這么多
患難與共的朋友
幸運的
生者
屈指可數
一個個十字架
豎立心中
我的心啊
是最悲傷的陵墓
(呂同六 譯)
【賞析】
國內意大利詩歌的主要譯介者呂同六先生曾經說過,在隱逸派三大詩人中,翁家雷蒂以抒發同時代人的災難感見長。翁家雷蒂的詩中充滿了神秘的隱喻,悲痛與憐惜每每交錯在一起。他為人們勾勒出一幅在死亡威脅下凄涼、悲慘的生活畫面,啟迪人們去沉思人類的命運,諦聽時代的呼聲。
卡爾索位于意大利北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意奧軍隊曾在此激戰。“房屋”和“朋友”是人類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情感寄托之處,也是安全感的來源,前兩節詩選取這兩個有代表性的事物來表現圣馬丁諾鎮在戰爭中受到的毀壞,和戰后面目全非的景象。這兩節詩分別訴說戰爭給社會和人類帶來的創傷,斷壁殘垣是物質上的損失,而失去朋友卻是心靈上的創傷。第一節中,“鱗次櫛比”的房屋,經戰火沖擊,只剩“斷垣殘壁”,凸顯出戰爭對物質文明的摧毀。第二節中,詩人眾多的朋友,存活下來的也“屈指可數”,對生命的摧毀乃是戰爭最大的罪惡,這里精神層面的打擊則對作者心靈的創傷更大。在節與節之間,“鱗次櫛比的房屋”對“患難與共的朋友”,幾堵“斷垣殘壁”對“屈指可數”的生者,兩節詩無論在內涵和形式上都對仗工整,加之作者在每節二、五行押韻,延緩了閱讀的速度和感慨的時間,將痛惜、悲傷而又無奈的心境更強烈地傳遞給讀者。
前兩節詩表現戰爭的暴行,語調低緩,情緒深沉,而下面兩節,除深沉之外,則是深深的震撼:“一個個十字架/豎立心中/我的心啊/是最悲傷的陵墓。”詩人在心中為戰爭的死難者樹立陵墓,表明朋友難忘,也表示戰爭給人造成的傷痕是永久性的。從詩中我們也能感到詩人無限的悲愴,正如詩人在另一首詩中訴說的,“我已經失去了一切”。這里對戰爭罪惡的控訴,是這篇詩歌的最高潮,可以說是整篇的“詩眼”。
這首詩在形式上也頗具特色。全詩采用短促的語句,以產生一種強烈的節奏,使控訴的意味更濃,全詩也更具有感染力。
翁家雷蒂曾經說過,“死亡正威脅著文明世界,迫使人們為自己的前途擔憂。對永恒的來世來說,生命只是瞬息間的浮華。人的肉體即漸漸衰老,直至消亡。想至此,人們不禁顫栗不已”。他覺得,傳統抒情詩的意境和風格已無法反映時代的精神,這首小詩,正是他的有益嘗試。
(吳麗萍)
上一篇:《單身漢之夜 [希臘]里索斯》讀后感
下一篇:《卡帕達迦河 [印度]達多》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