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是赫拉克勒斯的子孫,
要勇敢,宙斯不會掉頭不顧!
敵人眾多,不要怕,不要畏縮,
讓每人手持甲盾奔上前線,
視自己生命如可惡的敵人,
視黑暗死亡如可愛的陽光。
可哭戰神的破壞工作你們如道,
痛苦戰爭的狂暴性情你們了解,
潰逃和沖鋒的滋味你們都嘗過,
青年們!兩者你們都嘗夠。
敢肩并肩沖到隊伍的最前面
和敵人短兵相接的人們,
死的是少數,卻保住了后邊人。
膽小的逃兵完全嚇破了膽,
一旦身敗名裂,說不得
他遭到的一次一次唾罵。
在惡戰中能從后面刺穿
敵人背脊是件賞心樂事,
讓自己的尸體俯臥在沙場
背后扎上一槍是可恥的事情。
不如讓他叉開雙腳踏著大地
穩穩站牢,牙把嘴唇緊咬。
用大盾掩護著自己的大腿小腿
胸部肩部和自己的肚子,
右手揮舞著強有力的長矛,
頭頂軍盔上的羽飾搖動,
學會戰斗廝殺建立大功,
決不手持盾牌置身箭雨之外。
且讓他手舞長矛直逼敵兵,
或者用劍殺敵或者活捉,
又讓他和敵人腳碰腳,盾撞盾,
羽飾蹭羽飾,軍帽擦軍帽,
胸膛抵胸膛,廝殺戰斗,
或者手持短劍,或者手握長矛。
輕裝步兵!你們不妨躲在盾牌下
從這邊那邊朝敵人投擲大石頭,
投擲出一支支擦亮的標槍,
堅守在全副武裝的戰士身旁。
(水建馥譯)
注釋:
這句話意思是“不吝惜生命”。
輕裝步兵,只穿背心和皮短裙,不帶盾,依靠帶盾的全副武裝士兵掩護,在盾牌旁作戰。
【賞析】
提爾泰奧斯是古希臘哀歌詩人。他的詩歌作品是用愛奧尼亞方言寫成的,內容涉及斯巴達生活的各個方面,而歌頌祖國是最突出的主題。
這是一首鼓勵青年人視死如歸、英勇對敵的戰歌。詩人試圖盡其所能,以最大程度地激發戰士們的戰斗熱情。
首先是對戰士們身份的認同,視其為赫拉克勒斯的子孫。赫拉克勒斯是宙斯的兒子,這位赫赫有名的英雄一生充滿著斗爭,他與神斗、與人斗、與動物斗、與妖怪斗、與自然斗,獨自一人完成了半神話、半英雄傳奇式的12件工作。在赫拉克勒斯的身上,神與英雄的天性兼備,這是為后世的希臘人所尊崇的一個英雄形象。盡管許多希臘族都自稱是赫拉克勒斯的后裔,但此處提爾泰奧斯把這一榮耀歸給了斯巴達人。這一方面可激發其斗志,使之不負祖先的盛名;另一方面也使其相信自己的行為能得到神的庇護,無往不勝。此處“視自己生命如可惡的敵人,/視黑暗死亡如可愛的陽光”的說法頗為有趣,詩人奉勸戰士們不要吝惜自己的生命,不要畏懼死亡,試圖喚起他們對彼岸世界的美好遐想,藉此沖淡他們內心的恐懼。
詩人并沒有生硬地勸告戰士們不要充當逃兵,而是讓其充分品味潰逃和沖鋒的滋味。那些沖到隊伍最前面的“和敵人短兵相接的人們”以少數人的犧牲保全了整體的實力,保住了他人;而膽小的逃兵就只能是“身敗名裂”,遭到“一次一次唾罵”。孰是孰非士兵們一聽就心知肚明。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提爾泰奧斯的觀點也是如此。在惡戰中能從后面刺穿敵人背脊在他看來是件“賞心樂事”,反之則是 “可恥的事情”。但置人于死地就真的那么有快感嗎?英國詩人哈代就曾經感慨:“是的,戰爭真是古怪離奇,/你在戰場上把別人殺死,/倘若在酒店,你也許請他入座,/或者資助他半個硬幣。”對于斯巴達人來講,國家高于一切,個人的意志、思考、情愛統統消融在國家的利益和需求之中。在這種極端的愛國主義驅使下,人們對戰爭的倫理道德必然缺乏起碼的思考。
接下來,詩人對戰士在戰場上的戰斗狀態做了繪聲繪色的描述:“叉開雙腳”、“穩穩站牢”、“嘴唇緊咬”,左手持盾、右手執矛,“羽飾搖動”、“手舞長矛直逼敵兵”,等等,不僅形象逼真地再現了戰爭的畫面,而且音韻和諧,富有很強的感召力。此外,“腳碰腳”、“盾撞盾”、“羽飾蹭羽飾”、“軍帽擦軍帽”、“胸膛抵胸膛”等一系列平行詞組的運用,也讓人感受到戰場上短兵相接,彼此欲斗個你死我活的緊張對峙狀態。
兩強相遇智者勝。詩人并不主張輕舉妄動。對于輕裝步兵,他提醒其躲在盾牌下,朝敵人投擲石頭和標槍。看來,提爾泰奧斯縱然鼓勵戰士們要不畏犧牲,但也并非提倡無謂的犧牲啊。
(楊莉)
上一篇:《我那愛挑釁的心上人兒·彼特拉克》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戴著光頂氈帽·密爾》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