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尚有綈袍贈,應憐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作者簡介】
高適(701~765年),漢族,唐代邊塞詩人,字達夫、仲武,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有《高常侍集》、《中興間氣集》等傳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終年64歲,贈禮部尚書,謚號忠。
高適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并稱“高岑”。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少孤貧,愛交游,有游俠之風,并以建功立業自期。早年曾游歷長安,后到過薊門、盧龍一帶,尋求進身之路,都沒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與李白、杜甫結交。其詩直抒胸臆,不尚雕飾,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寫邊塞生活。
【注釋】
(1)前兩句:綈袍,粗絲綿之袍。范叔,指戰國時魏國人范雎。這兩句講述了一個典故:魏國派須賈、范雎出使齊國,齊王重范雎之才,賜給他銀子,而沒有給須賈。須賈誣范雎暗通齊國,范雎被迫害而逃往秦國,改名張祿,拜為丞相,使秦國稱霸天下。后來,須賈出使秦國,范雎穿著破衣拜見須賈。須賈看他可憐,送給他綈袍。當須賈知范雎是秦國丞相時,大驚失色。而范雎念他贈綈袍一事,免其一死。
(2)天下士:天下豪杰之士。
(3)布衣:老百姓。
【詩詞譯文】
像須賈這樣的小人尚且有贈送綈袍的舉動,就更應該同情范雎的貧寒了。現在的人不知道像范雎這樣的天下治世賢才,把他當成普通人看待。
上一篇:千家詩《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制》譯文與注釋
下一篇:千家詩《宮中題》譯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