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五律《杜甫·題玄武禪師屋壁》詩詞賞析
杜甫
何年顧虎頭〔二〕,滿壁畫滄州〔三〕。
赤日石林氣,青天江海流。
錫飛常近鶴〔四〕,杯渡不驚鷗〔五〕。
似得廬山路,真隨惠遠(yuǎn)游〔六〕。
〔一〕玄武禪師:玄武廟中的僧人。禪師,是對和尚的尊稱。玄武,山名,又名宜君山、三嵎山,在玄武縣(今四川省中江縣)東二里,一說是大雄山玄武廟。
〔二〕顧虎頭: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子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人(今江蘇無錫),人稱“才絕、畫絕、癡絕”。
〔三〕滄州:臨水的地方。
〔四〕錫飛常近鶴:化用梁武帝時(shí)高僧寶至與白鶴道人斗法的典故。《高僧傳》載,舒州潛山風(fēng)光奇絕,梁高僧寶至與白鶴道人都想到那里住。梁武帝知道后,就讓他們各帶自己的法寶一比高低。于是白鶴道人先放鶴飛,寶至隨后將錫杖拋向空中。待白鶴飛到時(shí),錫杖已經(jīng)先立到山上了。最后梁武帝分別在杖鶴所停的地方建立了寺院和道觀。錫,錫杖,僧人化緣時(shí)用來叩門的拄杖,頂頭裝著錫環(huán)。
〔五〕杯渡:以木杯渡海。釋慧皎《高僧傳》卷一〇:“杯渡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因而為目。初見在冀州,不修細(xì)行。神力卓越,世莫測其由來……至孟津河,浮木杯于水,憑之度河,無假風(fēng)棹,輕疾如飛,俄而度岸,達(dá)于京師。”后喻指高僧。
〔六〕真隨:真愿意跟隨。惠遠(yuǎn):東晉高僧,曾在廬山修行,與陶淵明有交往。這里以惠遠(yuǎn)比玄武禪師,以陶淵明自比。
【點(diǎn)評】詩稱頌畫師精湛的技藝、畫面的神奇,表達(dá)了自己觀畫后的欣賞、贊嘆與癡迷,含蓄地表現(xiàn)了玄武禪師的法力、德行。
上一篇:千家詩五律《杜甫·春宿左省》詩詞賞析
下一篇:千家詩五律《王維·終南山》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