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看表面現象
春秋時期,管仲擔任齊國的宰相。齊桓公對他非常信任,遇到民生大計和軍機要事常常和他商量,對他的建議也無不言聽計從。齊國在管仲的治理下日益富強,管仲也被尊稱為“仲父”。
不幸的是,這樣一位得力的相國年事日高,身患重病。齊桓公專程探望,見到管仲病中的凄慘模樣,不禁在一旁垂淚。
“恐怕我不久就要離開人世,再也不能為您效勞了。您也應該考慮一下合適的人選來填補相國的空缺之位。”管仲說。
“我這些日子也想過,只是不知道把國政交給誰才放心!您看鮑叔牙怎么樣?”
鮑叔牙是管仲多年的朋友,也是他的恩人。聽完齊桓公的話,管仲立即回答說:“鮑叔牙這個人才德兼備,但是他不適合做相國。他對別人的過錯和缺點深惡痛絕,一旦牢記在心,就久久不忘。作為相國沒有虛懷若谷的胸襟怎么能與其他大臣和睦相處呢?如果這一點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處理國政呢?”
“那易牙可以嗎?”齊桓公又說出一個名字。
管仲馬上搖頭:“我正要提醒您呢,易牙、豎刁、開方這三個人千萬不能用!”
桓公大吃一驚,問道:“這是為什么?舉國上下都知道他們三人對我忠心耿耿,為什么不可重用他們?”
“我也知道易牙曾經把自己的孩子殺了,蒸熟了飽您的口福。但是所謂‘道是平常心’,他這樣超乎常情常理的舉動,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他愛我勝于愛子,說他對我仁至義盡也不為過,這還有什么值得懷疑的嗎?”齊桓公還是有些不解。
“‘虎毒不食子’,今天他對自己的親生骨肉都下得了毒手,明天對大王您還有什么做不出來的嗎?”
桓公又問:“那豎刁呢?為了能侍候寡人,他自我閹割進宮,拿自己的身體回報我。這應該沒有什么可以懷疑的吧!”
“這樣的人如此狠心,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惜,到關鍵時刻會不摧殘君主您嗎?”
桓公接著提起開方,問:“他身為堂堂衛國公子,卻舍棄尊貴的地位,甘愿做我的臣子。人情莫親于父母,他父母去世時,他忙于輔佐我竟然沒有回去奔喪。他對我的忠心日月可鑒,對他,我沒有半點懷疑!”
“他舍棄在那邊的富貴必定是想得到更多的富貴。您再想想,一個人對父母尚且如此,還能指望他一心一意地回報他人的恩情嗎?您不要一味地為那些特殊的言行感動,異于常情之舉,必定暗藏企圖!”
桓公覺得管仲所言很有道理,于是把他的囑咐銘記在心,漸漸疏遠了那三個人。世事洞明皆學問。在社會上,人們為了各種需要,往往把自己隱藏的很深。因此觀察事物和人們的行為時,不要只看表面現象,有時候,異于常情之舉,必定暗藏企圖。只有善于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能洞察出隱藏在其中的險惡。
上一篇:不能過分追求名利
下一篇:不要小看落魄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