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弱智的孩子?
弱智兒童與一般兒童在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教育弱智兒童方面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要有正確的態度
要防止兩種傾向。一種是由于偏愛,明知自己的孩子智力差,卻非要說是完全正常,采取不承認主義。任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買什么,結果養成又懶又饞,什么事也不會做的孩子。另一種是由于孩子傻,父母感到丟人,就把孩子長期隔絕起來,甚至還對他們使用“傻子”“白癡”之類的侮辱性稱呼,這樣做不僅會加大他們的智力障礙,而且還會促使他們走上歧路,犯罪甚至死亡。因此,家長對于低常兒既不能過分憐憫,也不能歧視、厭棄。
(2)要及時和早期治療
家長一旦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的孩子在語言、動作及其他能力方面比同齡兒童發展得要差,就要及時去有關的教育心理測量中心或醫院心理咨詢門診去檢查,如果診斷出孩子的智力確實屬于落后,那么就要進一步確診是屬于重度、中度還是輕度。這樣就可以按照他們智力障礙的程度實施必要的治療和適宜的教育訓練。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把學習困難的兒童和因頑皮而造成學習成績差的兒童看作是弱智,如果把他們誤認為是弱智兒,就會人為地造成教育上的失誤。
(3)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根據低智兒智力障礙的程度,可以把他們送到弱智學校或普通學校辦的弱智輔導班去學習,對于輕度智力落后兒童,從小就要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和處世能力,使他們將來能通過職業訓練從事技術性較弱的工種,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對于智力中等落后的兒童,應培養他們生活自理和簡單的社會交往能力,教他們服從命令,懂得禮貌,長大后能使用一般的工具做工,如種地、搬運、挖土、洗衣等。至于重度智力落后的兒童,因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極為有限,因此要派專人護理,也可以送到專門教養所或兒童福利院,以防意外。
(4)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
① 創造優越的學習環境。殘疾人受法律保護,弱智兒童應得到社會特殊的關懷。應力求提供豐富的玩具、書刊、日常生活用品,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弱智兒童在良好的環境中愉快地學習。
② 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弱智兒童感性知識貧乏,因此教學活動要靈活多樣、生動形象。多聽、多看、多動手、多參加活動,外出參觀、游園和做游戲及舉行各種比賽是不可缺少的,能使他們開闊視野,豐富頭腦。
③ 對待弱智和智力中等落后的兒童,應當加強對他們的生活護理,并耐心地訓練他們逐步學會料理自己的生活,手把手地教他們進行自我服務性的勞動。從這方面進行訓練,不僅是為了減輕家長和社會的負擔,還有更重要的一面,就是通過手的操作,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
④ 要加強語言訓練。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而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因而促進智力發展必須重視語言的培養和訓練。語言訓練首先要從糾正發音開始,爭取讓他們有清晰的發音,讓人能聽得懂他們的言語;其次要擴大詞匯量,結合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事物,教給他們認識事物,叫出相應的名稱;在正確發音、擴大詞匯量的基礎上,教他們說完整話,學會表達自己的要求、愿望,和他人進行交往。
上一篇:如何對待孩子的不良行為?
下一篇:如何對待患“學校恐怖癥”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