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所有人這件事,誰做都會碰一鼻子灰
日本作家山田宗樹寫過一部小說,名叫《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后被改編成電影。
劇中有這樣一處情節:松子的妹妹因為身體不好,常年臥病在床,父親對她照顧有加,幾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這個生病的女兒身上。松子不理解,她只是渴望得到同樣的關愛。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做了一個搞笑又搞怪的鬼臉,父親被逗得笑了。她一連試了幾次,發現都很有效。從那以后,她把做鬼臉當成了自己的招牌動作,遇到難堪的事情時,就會下意識地做這個動作。
長大后的松子,依然刻意地討好著身邊的每個人,在愛情的世界里,她更是卑微得如同一粒塵埃。男友經常對她破口大罵,提心吊膽的日子讓她心有畏懼,卻又不肯離開,還守著這個男人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愛。
影片中說,松子所給予的是“上帝之愛”,她所有的努力討好,只是不想一個人生活。可是,結果怎么樣呢?沒有人同情她,在乎她,珍惜她。最后,她在孤獨與可憐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會有松子那樣的遭遇,但那些刻意討好、用卑微的姿態去博取他人好感的事情,卻充斥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有人是希望得到對方的賞識,所以刻意去說討好的話;有人是希望對方成為自己的知己,所以遷就他的種種情緒;有人是希冀著得到對方的贊美,所以違心地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藏著自己的真性情。但是,無論哪一種,最終都不會得償所愿。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成功秘訣,但是必敗的一條就是嘗試討好所有人。”俄羅斯著名的導演、戲劇理論家梅耶荷德也說過:“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如果所有的人都說好,那就證明這個作品是徹底失敗的;如果所有人都說不好,那也證明這個作品是徹底失敗的。如果一部分人喜歡,一部分人謾罵的話,那就說明這個作品成功了。”
人際關系原本就是千纏百裹、說不清道不明的事,若總是抱著討好的姿態,就會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既要揣摩這個,又要拉攏那個,有人喜歡吃葷,有人喜歡喝素,周旋在這些人中間,如履薄冰,戰戰兢兢,試問一個人有多少精力,可以兼顧如此多的人、如此多的事?
更何況,討好別人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就算你再怎么努力,也會有人不喜歡你。與其如此,倒不如放開束縛自己的羈絆,率直瀟灑地活著。有的人,你需要好好珍惜;有的人,你根本不必理會。常言道,道不同不相為謀,既不是同路人,何必強行與謀呢?有時候,你的討好也許會被人視為懦弱,而有時候,你的我行我素偏偏會為人所欣賞,覺得你有氣魄,一切都不是絕對的。
順其自然地活著吧!一個人只有喜歡自己,才有心情去擁抱生活。如果有人當面或背地說討厭你,那么你不妨大膽地告訴他:如果你討厭我,我一點也不介意,我活著不是為了取悅你。
上一篇:認定了一件事不值得去做,就不可能做好
下一篇:談自己的非凡經歷,最后的聽眾就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