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效應:讓孩子學習與人合作
螞蟻是自然界最為團結的動物之一,一只螞蟻的力量確實是微不足道的,但100萬只甚至更多只的螞蟻組成的軍團則可以橫掃整片樹林或一幢高樓,可以將一只獅子或老虎在短短的時間內啃成一堆骨頭。“螞蟻效應”對孩子的啟示是:人心齊,泰山移。團結就是力量。
有的孩子在家里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到了學校這樣的大集體里,他就會處處不如意,與同學相處不好,游戲、競賽等活動,他也由于種種原因而不參加。實際上,孩子的交往能力已經受到了阻礙,這時候,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團結,讓孩子明白只有團結才能把事情做好,只有團結才能讓集體充滿溫暖與快樂。
班里最近在組織籃球隊,個子較矮的兒子成了后衛,天天訓練回來都是滿臉開心,忍不住在爸爸媽媽面前夸耀班里的籃球隊。可是,這兩天兒子卻愁眉苦臉的,一點精神也沒有,“寶貝,你們班的籃球隊解散了嗎?爸爸還想去看看你們的第一次球賽呢!”爸爸好奇地問道,兒子搖搖頭,不過,從表情上看有點傷心難過。
媽媽特意打電話問了老師,原來孩子在訓練過程中與中鋒隊員發生了不快,這些天兒子正鬧著要退出籃球隊呢!哦,原來這孩子與同學鬧矛盾了,小性子又上來了。
教會孩子學會團結,就是幫助孩子在團隊里立足,最關鍵的是讓孩子除了表現自己,還需要有一顆成人之美的心,繼而才能和諧處理隊員之間的關系。這些都需要父母有意識地去培養,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要給孩子多一些鍛煉的空間,讓孩子學會體貼別人,寬容待人。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個性的,對事情也有不同的想法,不應該一味地要求別人與自己一樣,要讓孩子學會欣賞別人、肯定別人。
1.在家庭中滲透團結的意識
家庭也是一個小集體,若父母參加類似家庭的活動,不妨帶著孩子也一起參加,不要因為孩子小而拒絕他參與大人的活動。比如,父母在外出游玩或拜訪親友時可以帶上孩子,這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集體感,體會到與家人在一起的快樂。父母也可以邀請同齡孩子的爸爸媽媽參加類似的家庭聚會,通過參加家庭游戲,讓孩子體會到團結的力量。
2.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在學校有許多課外活動,即使在假期也會有夏令營之類的活動,這時候父母都要積極地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在與同齡孩子的相處中,感受團結的幸福與快樂。如果孩子在相處過程中耍了小脾氣,遠離了集體,他會有不團結相處的失落感。父母不要太過于擔心孩子,也不要制止他與同齡伙伴的來往,如果你一味地要求孩子待在家里,這也讓孩子失去了與他人相處的機會。
3.引導孩子與同學和睦相處
在學校每個班級都是一個集體,有時候,孩子會抱怨“某某同學不好相處”,這時候,父母要正面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白他所處的環境就是一個集體,讓孩子學會與同學和睦相處,繼而團結同學,增強班級榮譽感。
4.教孩子學會欣賞他人
在班級中,有著許多優秀的同學,孩子也會感到羨慕,甚至是嫉妒,因為感覺別人的優秀會凸顯出自己的缺點。因此,父母既要鼓勵孩子勇敢地表現自己,同時,也要教孩子學會欣賞他人的長處,肯定他人的優點。即便孩子與同學有了意見上的分歧,父母也要引導孩子認識到每個人的個性是不一樣的,自然想法也就是不一樣的,學會認可別人的意見與想法,寬容對待所在班級集體的同學。
心理啟示
無論是在家庭的小集體里,還是在學校,或者社會這樣的大集體里,父母都應該教會孩子懂得團結,并學會從團結中獲得力量。團結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讓孩子們學會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以友好的態度去擁抱朋友,讓孩子更好地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上一篇:胸懷寬廣,你的世界才會更加寬闊
下一篇:行動需要靠原則來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