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一無所有,也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能否做成、做好一件事,首先看他是否有一個好的心態,以及是否能認真、持續地堅持下去。信心大、心態好,辦法才多。所以,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投入才能收獲,付出才能杰出。當然,成功卓越的人只有少數,失敗平庸的人卻很多。成功的人在遭受挫折和危機的時候,仍然是頑強、樂觀和充滿自信,而失敗者往往是退卻,甚至是甘于退卻。我們應該學會自信,成功的程度取決于信念的堅定程度。
有時候,你可能自信心不夠,可能一件事情還沒做,便去考慮失敗后的結果,這樣必然會導致內在潛能得不到充分的調動與發揮。要避免與擺脫這種心理上的失衡,就必須時時表現出一種強者的風范,敢于面對困難與挫折,并始終懷著必勝的信念去克服、戰勝困難,堅定不移地朝著成功的目標邁進。因而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強者”意識,可以說,這是渡過心理危機的良方。
1909年2月12日,也就是林肯誕辰一百周年的日子,洛克菲勒給他的兒子小約翰寫了一封信,其中,他講述了林肯的故事:
他出生時很卑微,是一個私生子,并且相貌丑陋,言談舉止都不招人喜歡。這些缺點都讓敏感的林肯感到很自卑,最終,他決定靠自己的力量改掉這些缺點,于是,他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識貧乏和孤陋寡聞。他學會了借助燭光、水光讀書,盡管他的視力大不如前,但頭腦的越發豐富讓他開始充滿了自信,他最終擺脫了自卑,并成為有杰出貢獻的美國總統。
正如洛克菲勒所說:“除非你放棄,否則你就不會被打垮。”每個人都有歷盡滄桑和飽受無情打擊的時候,卻很少有人能像林肯那樣百折不回。每次競選失敗過后,林肯都會激勵自己:“這不過是滑了一跤而已,并不是死了爬不起來了。”這些語言是克服困難的力量,更是林肯終于享有盛名的利器。林肯的一生書寫了一個偉大的真理:除非你放棄,否則你就不會被打垮。
可見,我們只有自己摒棄自卑,才會成為強者。生活中的人們,我們也一定要記住:哪怕一無所有,也要永不止步,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可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懷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無成的天才很普遍。世上充滿了學無所用的人,只有毅力和決心無往不利。
幾年前,在馬特峰的北峰下,有一個世界探險隊,他們準備征服馬特峰,在這之前,從未有人達到這一目標。登峰之前,記者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探險者進行了采訪。
一位記者問其中的一名探險者:“你打算登上馬特峰的北峰嗎?”
他回答說:“我將盡力而為。”
記者問另一名探險者:“你打算登上馬特峰的北峰嗎?”
這名探險者答道:“我會全力以赴。”
記者問了第三個探險者同樣的問題。
他說:“我將竭盡全力。”
最后,記者問一位青年:“你打算登上馬特峰的北峰嗎?”這個年輕人堅定地告訴記者:“我將要登上馬特峰的北峰。”
最后,登上北峰的人只有一個,就是那個說“我將要”的青年。他想象自己到達了北峰,結果他的確做到了。
的確,信念上超前一些,行動就會領先一步,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一些。成功的秘訣就是,當你渴望成功的欲望就像你需要空氣的愿望那樣強烈的時候,你就會成功。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少年時代從英格蘭移民到美國,當時真是窮透了,正是“我一定要成為大富豪!”這樣的信念,使得他于19世紀末在鋼鐵行業大顯身手,而后涉足鐵路、石油,成為商界巨富。洛克菲勒·摩根也都是滿懷欲望,并以欲望為原動力,成為資本主義初期美國經濟的勝利者。
威爾遜也有句名言:“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這種觀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的確,在現代社會,任何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大業,只憑單槍匹馬的拼殺是不夠的,它更需要眾多人的支持和合作,這樣,自信就顯得尤為關鍵。一個人只有首先相信自己,才能說服別人來相信你,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么這意味著你已失去在這個世界上最可依靠的力量。
我們追求成功的過程就像攀登高峰,在攀登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感到疲倦,難免想放棄,但是,你始終要記住的是,再堅持一秒,你才有可能看到山頂的美景。總之,每一個人的內在都有無限的潛能,只要我們知道它在哪里,并堅信自己能夠成功的信念,最終,我們就一定會成為一名成功人士。
上一篇:告別患得患失,讓心輕松快樂
下一篇:在命運的磨礪中漸漸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