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方向,腳下就有路
我們都知道,任何理想不經過實踐和行動的證明,都將是空想。說一尺不如行一寸,也只有行動才能縮短自己與目標之間的距離,只有行動才能把理想變為現實。成功的人都把少說話、多做事奉為行動的準則,通過腳踏實地的行動達成內心的愿望。但任何行動,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方向指引,都是無意義的。
誠然,我們渴望成功,都有自己的夢想,但夢想并不是參天大樹,而是一顆小種子,需要你去播種,去耕耘;夢想不是一片沃土,而是一片荒蕪之地,需要你在上面栽種綠色的植物。如果你要想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就要“聞雞起舞”,甚至需要“笨鳥先飛”;如果你想創作出不朽之作,就需要嘔心瀝血……夢想的成功是建立在階段性的目標基礎上的,需要以奮斗為基石,如果你要實現心中的那個夢想,就行動起來吧!去為之努力,為之奮斗,這樣你的理想才會實現、才會成為現實。
曾經在非洲的森林里,有四個探險隊員來探險,他們拖著一只沉重的箱子,在森林里踉蹌地前進著。眼看他們就要完成任務了,就在這時,隊長突然病倒了,他只能永遠地待在森林里。在隊員們離開他之前,隊長把箱子交給了他們,并告訴他們:請他們走出森林后,把箱子交給一位朋友,他們會得到比黃金還重要的東西。
三名隊員答應了隊長請求,扛著箱子上路了。前面的路泥濘難走,他們有很多次想放棄,但為了得到比黃金更重要的東西,便拼命走著。終于有一天,他們走出了無邊的森林,把這只沉重的箱子交給了隊長的朋友,可那位朋友卻表示一無所知。結果他們打開箱子一看,里面全是木頭,根本沒有比黃金貴重的東西,那些木頭也一文不值。
難道他們真的什么都沒有得到嗎?不,他們確實得到了一個比金子貴重的東西——生命。如果沒有隊長的話鼓勵他們,他們就沒有了目標,他們就不會去為之奮斗。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目標在我們追求理想的過程中的指引作用!
同樣,追求夢想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無數成功者為著自己的理想和事業竭盡全力、奮斗不息。孔子周游列國,四處碰壁,乃悟出《春秋》;左氏失明后方寫下《左傳》;孫臏斷足后,終修《孫臏兵法》;司馬遷蒙冤入獄,堅持完成了《史記》;偉人們在失敗和困頓中,用不屈服,立志奮斗,終于達到成功的彼岸。而當今社會,有很多人卻以失敗告終,為什么呢?很多人把問題歸結于外在,比如,時運不濟,天分不夠等,持這種觀點的人,只看到問題,卻看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只看到困難,卻看不到自己的力量;只知道哀嘆,卻不去嘗試解決問題。這樣的人永遠也不可能成功。我們再來看看下面這個例子。
沃倫·巴菲特是2008年的世界首富。巴菲特的父親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資產過億。大學畢業后,巴菲特想接管父親的公司,但父親拒絕了他。父親曾慷慨地把大筆大筆的錢捐給了慈善機構,對巴菲特卻異常“吝嗇”,不肯給他一分錢的創業資金。巴菲特想到銀行貸款,請求父親給他當擔保,父親又拒絕了他。為了積累創業資金,巴菲特開始了打工生涯。不久,巴菲特就用打工掙來的錢開了一個小店;而后,小店成為了公司;再后來,公司發展壯大了。
白手起家也能成為世界首富,沃倫·巴菲特創造了財富神話!可能很多人會有這樣的念頭:我們發不了財,是因為我沒有富爸爸,甚至悲嘆沒有人為自己提供現成的創業資金。這不是很可笑嗎?這里,沃倫·巴菲特之所以能締造自己的財富神話,就是因為他有正確的理念:巴菲特為了解決創業資金問題,想得到父親的幫助,卻遭到拒絕;得不到無償的資助,想貸款,又沒人擔保;貸不到款,他干脆就去打工。在巴菲特看來,有問題,就要想解決的辦法。在巴菲特面前,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巴菲特沒有時間怨恨,沒有時間等待,只有迫不及待地行動。這才是白手起家的世界首富的本色!
想成功的人們,從現在起,你只需樹立一個正確的理念,調動你所有的潛能并加以運用,你便能脫離平庸的人群,步入精英的行列之中!你要記住以下幾點:
1.關注未來,不要滿足于現狀
獨具慧眼的人,往往具備人們所說的野心,是不會為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放棄追求夢想的,他們一般用極富遠見的目光審視未來。
2.為自己擬定階段性的目標
長期目標(5年、10年或15年):這個目標會為你指引前進的方向,因此,這個目標能否決定好,將決定你很長一段時間是否在做有用功。當然,長期目標還要求我們不拘泥于小節。
中期目標(1-5年)。也許你希望自己能擁有房子、車子,升職等,這些就屬于中期目標。
短期目標(1-12個月)。這些目標就好比是一場淘汰制的歌唱比賽,預賽中的勝出,能鼓舞你不斷努力、不斷前進。這些目標提示你,成功和回報就在前方,須鼓足干勁,努力爭取。
即期目標(1-30天)。一般來說,這是最好的目標。它們是你每天、每周都要確定的目標。每天當你睜開眼睛,就需要告訴自己:今天我要有什么樣的突破。而當你有所進步時,它能不斷地給你帶來幸福感和成就感。
3.不要把夢停留在“想”上
夢想可以燃起一個人所有的激情和全部潛能,載他抵達輝煌的彼岸。但有了夢想,不要把“夢”停留在“想”的層面,一定要付諸行動,制訂目標,這才可以帶給你真正需要的方向感。
上一篇:得失之間,盡顯遠見的智慧
下一篇:想要太多,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