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浮躁,保持耐心才能獲得成功
哲學家柏拉圖曾經說過: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的確,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不同的兩個人,當他們競爭到了一定的層面上時,最后決勝的因素往往并非各自擁有的技能,而是個人的耐心。高手對決,勝負往往只在一瞬間,而耐心則是決定當這一關鍵瞬間到來時你能否把握住的絕對因素。保持耐心,保持淡定從容,才能把握決勝時刻。虛浮慌亂,心急如焚,只會讓你與成功失之交臂。
幼時的我曾經非常羨慕一位獲得全國鋼琴比賽冠軍的同學,當優美的鋼琴曲從她手中流出的時候,舞臺上的她明亮而又閃耀。于是,在她的吸引下,我也央求父母讓我學習鋼琴。父母禁不住我的軟磨硬泡,幫我報了鋼琴學習班。然而,等到我自己學習的時候,鋼琴變得不再那么優美動人了。每每我忍耐不住,向她討教經驗的時候,她卻總是輕描淡寫地跟我說,只要擁有耐心不斷練習就好。當時的我以為她只是隨口敷衍我一下,直到我有機會和她一同練習鋼琴曲,看到她坐在那里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卻只是為了彈奏同一個音符的時候,我才知道她說的竟都是真的。
是啊,這世上哪有什么天賦異稟和天生幸運呢?所謂的幸運兒不過是自己踏實行動,不斷努力向上的收獲者。生活在現代這個信息資訊發達的社會,我們從不缺乏成功的經驗、方法和秘訣,而是缺乏全身心投入、耐心去做某一件事情的精神和勇氣。只有擁有了耐心,才能夠形成堅持的力量。就像達摩修煉了10年,面壁了10年,最終才成為中國禪宗始祖;達·芬奇學美術,畫雞蛋畫了6年,最終才成為舉世聞名的畫壇大師。只有管住我們浮躁的內心,堅持我們自己的人生目標,才有可能將不可能演繹為可能。
親愛的朋友,管住內心的浮躁沒有什么特別的方法,最能依靠的就是我們內心的信念和精神。它是我們個人價值觀念形成的產物,是我們生命意志的表達。它的過程是精神的鑄造過程,不但能夠幫我們走向輝煌的人生,更能夠幫助我們成就更好的自己。
很多人會問,究竟什么是浮躁?也許很多人都能舉幾個關于浮躁的例子,但是要給出一個準確定義著實很難。生活在這豐富多彩的世界中,我們有著不同的經歷和價值觀念,實難用統一的標準來作劃分和界定?;蛟S你認為的“低到塵埃里”有可能已經是我“花光力氣的追求”,而我認為的“張狂不懂事”正是你物質需求得到極大滿足之后精神追求過程中的淺顯表象。但是,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時光如何更替,對于浮躁的相對詞——堅持的定義是亙古不變的。堅持,就是從起點堅定不移地走到終點,就是無論我們的人生遇到多少的風雨和險阻,都依然能夠堅定地走下去,就是明知前方的道路有可能很艱難,卻依舊選擇充滿信心地不斷前進。親愛的朋友,我們的人生絕無理由是一帆風順的,前進的道路上總會有幾個小坑小洼。有的人面對眼前的困難和挫折就失去了耐心,轉而投向其他方向。殊不知,其他方向也是一樣需要磨煉和經歷。于是,如果一件事做不了多久,就又因為一些其他的問題就此選擇放棄,實際就是與內心的浮躁為伴。長此以往,這樣的人生只能是心不沉、神不穩,做事蜻蜓點水、眼高手低、淺嘗輒止,直到最后半途而廢。
親愛的朋友,凡事不能一蹴而就,管好內心的浮躁,保持耐心是我們獲得成功的唯一秘訣。同濟大學心理學院曾經就一項“獲得職場成功的關鍵因素”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凡是在某些專業領域內獲得了某項專家級別技能的人,或是在企業內最終做到了高管以上級別的人,無一不是在同一個領域、同一項方向內容上深耕細作了10年以上的人。確實,親愛的朋友,古有“滴水穿石”“鐵杵磨成針”,今有“堅持就是勝利”“耐心獲得一切”。我知道,生活在節奏如此之快的時代,我們總是很容易地就被所謂的功名利祿所迷惑、驅使,只顧快速獲得眼前的既得利益,經不住心境搖動,最終做出令自己后悔一輩子的事情。親愛的朋友,古人曾經說過:“心浮則氣必躁,氣躁則神難凝”,誠然,做人行事如果不踏實、不扎實,這樣的人必定是耐不住性子、沉不住氣的,最終的結果往往也只會是欲速則不達,事與愿違。因此,只有牢記:管住我們內心的浮躁,耐心做事,堅持不懈地腳踏實地,不斷努力,最終才有可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嶄露頭角,真正獲得成功。
上一篇:管住信念,堅定前進的方向
下一篇:管理自我,摒棄虛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