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注孩子的性格及內(nèi)心變化
人是生活在各種人際關(guān)系中的,與人交往,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交往對青少年的成長有著特殊意義。心理學家指出:“人們總是希望有人與他進行交流,從而擺脫孤獨與寂寞;希望參與具體活動,希望加入某一群體,并為之接納,從而獲得歸屬感。這樣,快樂時有人與你分享,痛苦時有人為你分擔,迷茫時有人給你指點方向,困難時有人給你幫助,憂傷時有人給你安慰,氣餒時有人給你打氣。通過交往,人們能夠?qū)で笮撵`的溝通,能夠?qū)ふ腋星榈募耐??!?/p>
小娜以出色的成績考上了一所重點中學,可才上學沒幾天,小娜突然對媽媽說:“我不想上學了。”小娜是一個內(nèi)向的孩子,不愿意與人交往,在她的記憶中很少與人主動打招呼,與同學關(guān)系比較好的也只有那么一兩個,平時獨來獨往,顯得很不合群。來到新的學校,一切對小娜來說都是那么陌生,她沒有伙伴,感到自己備受冷落,認為自己不被別人喜歡,心里非常難過,小娜說自己似乎不是這個班集體的人,沒有人理會自己。
當小娜說了自己的情況之后,媽媽也沒多在意,只是鼓勵說:“你要主動與同學交往,與他們交朋友?!边^了一段時間,小娜仍然不與同學來往,很少參加集體活動,與同學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漠,她在日記里寫道:“我感覺在學校里沒有人可以了解自己、信任自己、幫助自己,孤獨感和自卑感時刻籠罩著我?!眿寢屢哺杏X到小娜情緒很不穩(wěn)定,時而抑郁,時而焦慮,痛苦至極。情緒不穩(wěn)定使小娜很難進入學習狀態(tài),成績也急劇下降??匆姾⒆舆@樣,媽媽很著急。
當心理醫(yī)生給小娜做“我是什么樣的人”自我評價的測試時,小娜只寫出了三條自己的優(yōu)點,其余都是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這些可以看出她對自己評價很低,缺少內(nèi)在的自我價值感。通過溝通,心理醫(yī)生了解到小娜的爸爸不喜歡女孩子,一直想要一個男孩,所以,爸爸從小到大都很少欣賞、鼓勵、贊美她,正是爸爸重男輕女的偏見,造成孩子的自卑和痛苦,也間接形成了小娜的人際交往障礙。
通過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在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年之后更容易獲得成功。許多教育家也認為,學生時代的友誼會影響一個孩子交友的習慣、自尊心,其程度幾乎相當于父母的關(guān)懷。如果孩子沒有朋友,或者說不被同伴所接納,那么,即便他后來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他心里還是有一種不安全感和不滿足感。
小貼士
1.利用互惠心理,引導孩子交朋友
一位心理學教授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群素不相識的人中隨機抽樣,給挑選出來的人寄去圣誕卡片。結(jié)果,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都給他回了一張。那些回贈卡片給教授的人,根本沒有想過去打聽這個陌生人是誰,他們回贈卡片的原因在于他們不想欠別人的情。
對此,父母可以建議孩子在朋友過生日時送份禮物,過年過節(jié)給朋友發(fā)一條問候的短信。教導孩子慷慨大方、殷勤好客,樂施小恩小惠給自己渴望結(jié)交的朋友,例如,幫對方做事、送禮物給對方、邀請對方看自己新買的書等。
2.為孩子制造結(jié)識朋友的機會
如果孩子經(jīng)常是獨來獨往、缺少朋友,那么,父母可以為孩子穿針引線,制造一些結(jié)交朋友的機會?,F(xiàn)代社會,孩子總喜歡獨自一個人在家,自然不容易交到朋友。父母不妨做一個中間人,例如邀請朋友、同事或鄰居的孩子到家里玩,讓孩子熱情招待他們。孩子們玩起來的時候,父母應回避,如果孩子玩過了頭,父母應溫和建議:“玩得太久了,要不約個時間下次再玩,好嗎?”
3.引導孩子處理交際中的問題
孩子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時父母應留心觀察,耐心地給予指導,如果孩子與朋友之間出現(xiàn)了矛盾,父母應及時了解原因,幫助孩子分析,引導他自己去化解矛盾、處理問題。
雖然心理比較自閉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導,但是,父母也應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quán),讓他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自己做決定,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在選擇朋友方面,父母不要干涉太多,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
上一篇:順其自然,一切泰然處之
下一篇:功利心太強,容易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