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斷力如何,決定了你的成就如何
科爾在《最偉大的力量》一書中說:“那些做事情遲疑不定、沒有明確目標的人,是最可憐的人,因為他們總是缺乏主見,也因此而失去了他人的信任。如此一來,他們還談何成功呢?”毫無疑問,科爾說得很有道理。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左右不了,又怎么可能左右得了他人和命運呢!人生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很多突發的情況,有的時候也有很多關鍵的、重要的大事需要我們做出決斷。在這種時刻,我們必須勇往直前,才能更加接近成功。否則,一味猶豫和糾結,只會使原本明朗的態勢變得復雜。如此一來,你又怎么可能當機立斷、斬釘截鐵呢!
一個人如果優柔寡斷,一方面是性格使然,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他無法判斷事情的結果到底傾向于好還是壞,又或者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在這種情況下,他往往窮盡一生也依然與成功失之交臂。和他相比,反而是那些看似“魯莽”的人,在遇到事情時能夠堅決果斷地做出決定,最終更容易獲得美好的未來。這就像是過河,如果一個人始終站在湍急的河流前舉棋不定,那么他無論如何也無法過河。相反,小馬之所以最終成功過河,是因為它親自去試驗了。這就是做的魅力,這就是行動的魄力和膽識。
如果你曾經讀過很多成功人士的傳記,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從未有在舉棋不定中成功的。他們成功的道路布滿坎坷,他們本身也為此吃足了苦頭,但是他們從未退縮,更沒有猶豫。他們的字典里沒有后悔這兩個字,更沒有畏縮的定義。不管前路是光明還是黑暗,他們知道只有一往無前地前進,才能真正突破現狀,獲得更加耀眼的未來。
尤其是在做出重大決定時,大多數人都覺得事情越是重要,越應該慎重思考。事實恰恰相反,越是在面對重要的抉擇,我們就越應該果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舉棋不定是一種人性的弱點,它常常會使人們錯失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而且,當你長期處于這樣的狀態,也必然損害對自己的信任。試問,一個缺乏自信的人,難道能夠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來嗎?而且,在做出決定之后,還要避免后悔。后悔會使我們陷入彷徨不定的狀態,最終使我們失去明智的判斷力。任何情況下,成竹在胸都是一種氣勢和魄力,也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強我們的自信。
很久以前,有個漁民駕駛小船出海打漁。他已經十幾天都沒有打到魚了,家里連一粒米都沒有,孩子們餓得哇哇直哭。漁民努力地搖著船槳,向深海里駛去。他暗暗告訴自己:今天,我一定要打到很多魚,給孩子煮一鍋鮮美的魚湯。正當他這么想著,突然看到前方的海面上冒出了很多氣泡。他猛然想起父親的話:假如海面上有很多氣泡,就意味著氣泡下方的海水里有魚群。他心中激動不已,趕緊拿起漁網準備撒出去。然而,他突然停下手里的動作,心砰砰直跳:萬一下面根本沒有魚呢,我豈不是白忙活一場嗎?這樣想著,他手頭上慢下來。為了弄清楚海里到底有沒有魚,他決定潛水下去,看個究竟,這樣也能探查魚群的準確方位。
思來想去,漁民脫掉外衣,跳進海里。當潛入海底時,他驚喜地發現的確有魚群正在海底暢游。這下子他踏實了,趕緊爬到船上,拿起漁網撒下去。然而,等到他收網時,卻感到手底下很輕,網是空的。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在他冒險潛入海底去探查魚群時,魚群受到驚嚇,早就已經游走了。而且,海流的情況隨時在變化,魚群也根本不可能原地等著他。漁民沮喪地再次空手而歸,不得不去當鋪當掉了外套,才給孩子帶回家一塊黑面包果腹。
對于這個命運悲慘的漁民而言,原本孩子們是可以喝上鮮美的魚湯的,現在卻因為他的猶豫和糾結,最終與魚湯失之交臂。其實,在人生中的很多時候,我們都面臨著這樣的情況。當機立斷,又有些猶豫;在猶豫糾結的時候,又與機會失之交臂。其實,馬上展開行動并沒有什么可怕的,因為如果不行動就既沒有成功的機會也沒有失敗的機會,即使勇敢果決地做出決斷卻失敗了,也遠遠比一無所有更好。
沒有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大多數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失敗的基礎之上,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幫助人們積累經驗,搭建階梯,最終才能幫助人們更加接近成功。看看那些歷史上干出驚天動地大事的偉人們吧,他們從未等到萬無一失時才展開行動,更不曾在突發事件前深思熟慮。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邊做、邊學、邊領悟,這樣才能當機立斷,抓住機會。
上一篇:內心缺少反抗的力量,只好逆來順受
下一篇:冷靜處理孩子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