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矯治
案例
在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少年叫納西斯,豐姿俊美。一天,他在水中發現了自己的影子,便一見傾心,再無心戀及他人他事,整日在水邊對影自戀,日復一日,最后憔悴而死。死后化為后世的水仙花。在英語中,水仙花一詞(narcissus)就是納西斯的名字。并且人們還用這位美少年的名字來命名自戀癥。
無獨有偶,在卡通片《白雪公主》中,也有一個有趣的人物,那就是白雪公主的后娘,嫉妒心極強的王后。每天,這位王后都向一個魔鏡提問:“這個世界上誰是最美麗的人啊?”如果魔鏡回答的是她,她便喜形于色,得意洋洋;但是,如果魔鏡回答的不是她,她便會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正是由于白雪公主的純潔美麗,使她受不了,幾次加害白雪公主不成,最后穿上燒紅的舞鞋,在狂舞中死去。
分析
雖然自戀癥是以納西斯的名字命名的,但是,以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白雪公主的后母更具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特點。
與那個可惡的王后一樣,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有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這種人大多表現為自我重視、夸大,缺乏同情心,對別人的評價過分敏感等等。一聽到獎勵之詞,就沾沾自喜,反之就會暴跳如雷。還記得《白雪公主》中王后聽說最美麗的人是白雪公主而不是她的情景嗎?憤怒的王后摔碎了鏡子。不僅關心別人的議論,他們還對別人的才智十分妒忌,有一種“我不好,也不讓你好”的心理,在和別人相處時,這種人很少能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但是,他們不會嚴重到像王后想方設法謀害白雪公主的程度,所以如果周圍有自戀型人格的人也不必緊張。
另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上公共汽車時常發現這樣一種人:在擠車時,別人把他擠到了車上,他就會對后面的人說:“別擠了,等下趟吧!”不讓后面的人再上車。這也體現了自戀型人格的又一特點,即他們認為自己一生下來就享有一種特權,可以不必像凡人一樣買票排隊,注意公共秩序,有時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
然而,對具有自戀型人格的人深入考察中卻發現,在其內心深處,常有深藏的自卑和自責心理。因此,他們雖然自命清高,超“凡”脫“俗”,但對別人的只言片語都極為在乎,而且,一旦被人擊中“痛點”就會怒不可遏、暴跳如雷,而且自命清高的這堵墻實際上也不牢固,一旦有外力作用,就會搖晃甚至坍塌。因此,自戀型人格障礙者總會時時出現各種困擾,如抑郁、煩惱等,并伴有失眠、頭痛等許多生理癥狀。從這個意義上說,那些愛上了自己的納西斯們,不僅面對的是對自己的癡迷,而且還要面對許多難言的苦惱。
自戀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為自我中心的階段是嬰兒時期。由此可見,具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的行為實際上退化到了嬰兒期。在童年時,有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是那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他們總是渴望父母的關注與贊美,每當父母忽視這一點時,便耍無賴、搗蛋或做些異想天開的動作以吸引父母的注意。這些人總想占有一切,別的小朋友有的,自己必須也有……這些幼年的行為,如果始終未能改變,那么到了青少年乃至成年,往往成了孤芳自賞的具有自戀型人格的人。
“一個迷戀了搖籃的人不愿喪失童年,也就不能適應成人的世界。”(朱迪斯·維爾斯特)因此,若想治療這種自戀型人格,必須拋棄一些不良的思維與情緒,放棄緊抓不放的自我中心,不僅學會愛己,還應學會愛人。
可運用理智調節法。這種方法一般有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必須承認不良情緒的存在。有的人已被不良情緒所困擾,但還是不承認。比如,他為別人勝過了自己而妒忌,當別人相勸時,他矢口否認自己產生了不良情緒,這就無法進行排解。
第二步,當承認自己存在某種不良情緒后,就要分析引起這種情緒的原因,弄清自己為什么苦惱、憂愁、憤怒和恐懼。為了分析得更合理,這時可找要好的朋友或心理咨詢者來幫忙,這樣分析出來的原因會更客觀些。
第三步,對具有真實原因的不良情緒,尋求適當的解決途徑和方法。如果是由于缺乏認真溝通而造成的同志間的隔閡,使你產生不被理解的苦惱,那你就主動、誠懇地與他人交談,讓別人理解你的立場、思想和行為。消除彼此的隔閡,就會使你內心恢復平靜。如果是領導者處事不公正而引起你的不快或氣憤,那么你就直接地向領導人提出你的看法或意見,或者是領導者接受了你的意見,或者是你作出認真的解釋,這些都會使你的心情變得舒暢、輕松起來。
上一篇:考生競技綜合癥的防治
下一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點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