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了閱讀而閱讀
校園讀書周已經開展了兩天,值得欣慰的是,整個校園里讀書的氣氛很濃厚。平時一下課就沖向操場的學生不見了,在走廊里追逐打鬧的現象也有所緩解,甚至下課的時候,沒有人愿意走出教室,取而代之的是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讀書。就連從不讀課外書的李銘俊都為之感嘆:“書的魅力要比我想象的大得多!”
這看起來是一件好事,因為學生們充分地利用了課余時間,把精力放在了正經事上。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作為班主任的孟老師漸漸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很多的學生看書,并不是為了獲取知識,而是為了相互比較,比的是在讀書周中,誰讀的書籍比較多。
就好比一大清早,語文課代表李雪梅就得意揚揚地拿出了讀書周閱讀的《魯濱遜漂流記》,對著同桌白雪說:“我昨天花了一晚上的時間,終于把這本書讀完了。你呢,你的書讀到哪里了?”
只聽白雪道:“你的閱讀速度也太快了!我的《簡·愛》才讀到四分之三,看來我今天晚上也要熬夜把這本書讀完了。”
她們的對話正好傳到了寧小靜的耳朵里,她皺了皺眉頭想:李雪梅和白雪的閱讀速度怎么會這么快,如此快速地閱讀,能從中學到知識嗎?而我一本書至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才可以讀完,如果快速閱讀,就會像囫圇吞棗一樣毫無意義。究竟是讀得又快又多好,還是不緊不慢好?這真是一個難題。
和寧小靜的想法不謀而合的正是班主任孟老師,一上午的時間,她已經先后聽到好幾位同學炫耀說自己已經讀完了一本書。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花兩天的時間讀一本書,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更何況是每天在學校里學習的學生,他們的時間本身就不自由,閱讀課外書的時間也寥寥無幾,怎么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讀完一本書呢?想來想去,孟老師得出了答案,那就是很多學生并不是用心在讀書,而只是為了閱讀而閱讀。
為了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孟老師臨時決定將第六節課的自習課改為班會,班會的主題為不要為了閱讀而閱讀。
當孟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這幾個字的時候,很多的學生表示不理解,什么叫不要為了閱讀而閱讀?難道閱讀不就是為了閱讀嗎?一時之間,講臺下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只有寧小靜淡然地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因為她知道,孟老師也發現了這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很多人扭曲了閱讀的本意,是在為了閱讀而閱讀。
寫罷,孟老師拍拍手上的粉筆灰,轉身開始了話題:“同學們,在這兩天的時間內,你們都讀了幾本書?”
“一本!”
“報告老師,我一本都沒有讀完。”
“老師,我讀了兩本書!”
盡管大家的答案都不一樣,但是當聽到有人讀了兩本書時,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齊刷刷地看向她,發出了“哇”的聲音,聽起來又像是羨慕,又像是嫉妒,而孟老師卻嚴肅地拍拍手,讓大家保持安靜。
“哪位同學已經讀了兩本書,請起立。”孟老師開口,把讀了兩本書的同學叫了起來。站起來的同學是班級里的宣傳委員,她是一個很強勢的女生,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喜歡爭第一,看來這次的讀書周,她立志要做全班讀書最多的同學。
只聽孟老師問道:“你從這兩本書中學到了什么呢?”
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讓她啞口無言,只見她支支吾吾地說:“我從中學會了……第一本書講的是……”
看著她為難的樣子,孟老師示意她坐下,然后接著道:“很多人認為,書讀得越多就代表知識越淵博,其實不然,知識是否淵博并不在于讀書的多少,也不在于讀書的快慢,而是在于你從中學到多少的經驗和知識。我希望我們班級里的學生不僅可以多讀書,而且可以從書中學到很多知識,給自己增添更多的智慧。”
孟老師說完這一席話后,宣傳委員的臉紅得跟熟透的蘋果沒有什么兩樣,她把視線移向自己的腳尖,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從那天開始起,初二(2)班再也沒有同學比誰書讀得快了,大家其樂融融,相互推薦好的書籍,讀書的氛圍變得更為濃厚了。
孟老師有話要說
讀書“三不要”
一、不要為了攀比而閱讀
真正有內涵的人,從來都不會炫耀他是多么有教養、有學識、有才華,因為他足夠優秀,并不會因此而自卑,自然也就不會想到與他人攀比。閱讀也是如此,并不是為了炫耀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識而閱讀,而是為了把知識記牢并且加以運用。
閱讀是為了自己,除此之外,和任何人沒有直接的關系,所以,不要因為想要和他人攀比而硬著頭皮去閱讀。閱讀不追求數量,只追求質量,如果你為了和他人攀比而閱讀,即使讀得再多,也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本書,為自己積累知識和能量。
二、不要為了完成任務而閱讀
很多人會給自己制訂讀書計劃,比如每個月讀幾本書,或者是一天讀多少頁,看似是一個非常好的讀書習慣,但實際上,其中有很多的人只是把閱讀當成一個任務,并且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任務。
不要為了閱讀而閱讀,當翻開一部作品時,如果沒有辦法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那即使花費再長時間也是毫無收獲,為了避免浪費掉寶貴的時間,還不如放下書籍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不是一件痛苦的“差事”,擺不正心態,則會失去閱讀原有的樂趣和意義。
三、不要為了迎合大眾而閱讀
很多人硬著頭皮讀自己并不感興趣的書籍,不是為了從書中獲取知識和能量,而是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何苦為難自己,迎合別人呢?要學會不受別人影響,以自我為前提,選擇對自己有益的書,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如果隨波逐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讀自己并不感興趣的書,即使讀完一整本書,恐怕也很難把書中的內容刻在腦子里,過不了多長的時間,內容就會被你忘得一干二凈,到時候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閱讀是一件很簡單、很單純的事情。要記住,它是為了在閑暇之余取悅自己,而不是為了討好別人。所以,不要為了閱讀而閱讀,也不要為了別人而閱讀,而是要學會為了自己而閱讀。
上一篇:不懂裝懂,不如做“十萬個為什么”
下一篇:不要親手折斷自由翱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