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內心的純凈
人在寧靜的時候,思想清晰透徹,最能看清內心世界;人在悠閑的時候,行為最自然,最能流露真心;人在恬淡的時候,謙遜平和,最能體會純真的趣味。在這個物質膨脹的年代,清閑不易,淡定更難。
熱戀四年的女友跟著別人跑了,感情遭到洗劫的他痛不欲生,最后選擇在一座寺院削發為僧,成了一名小沙彌。
那是一座香客盈門的寺院。為了更好地接受香客們的布施,寺院的住持除了接受施主們的香火錢,還專門在寺院的園子里開了一塊花圃,供施主們在佛前種些花草。
這片園子原來是一片荒蕪的土地,一經開墾之后,很快生機盎然起來。來自全國各地的香客手捧花草,虔誠地鏟土、施肥、澆水……沒過多久,園子里一片姹紫嫣紅,蜂蝶翩躚其間,煞是可人。
僧人們聞著花香,看著美景,心情也十分舒暢。唯有小沙彌,終日愁眉緊鎖,對著園子唉聲嘆氣。住持看到這樣的情景,問小沙彌:“別人都高高興興地照料園子,為什么你半步也不接近那些花草啊?”
小沙彌苦著臉說:“住持,您不知道,園子里有許多不堪入目的花朵——火紅的杜鵑花、鮮艷的牡丹花,還有芍藥、映山紅,甚至還有玫瑰!佛門清凈之地,怎能容得下這樣艷麗的花草,這豈不是亂了僧人們的心性?”
住持聽了小沙彌的話后笑笑說:“佛門雖是清凈之地,但許多艷麗的女施主也可以進入,如果說亂心性,我們豈不是要關起門來,把許多香客拒之門外?我們出家人修的是心性,心若磐石,大風吹不動;心若柳絮,稍有氣息便揚于山門之外了!”
當天下午,小沙彌就被住持“請”出了寺院。
小沙彌很是不解,但是,他想天下之大,定有自己的容身之處。他很快通過做苦力掙到了一些錢財,并在寺院的山腳下買了一間門面,專門賣香燭。一年后,他發跡了,還娶了一位漂亮的妻子。他的妻子是個極富商業頭腦的人,看到許多人上山拜佛都大老遠帶著花草到寺院栽種,便想在后山開辟出一塊花圃種花草。
他接受了妻子的提議,但他固執地要求她不能種顏色鮮艷的花,只能種茉莉之類的淡雅花草。妻子說服不了他,跟他吵了起來。這時候,一位香客恰巧來他們店里買香,聽到他們的爭吵之后,撫須而笑。香客說:“我是個做藥材生意的人,上次來這座寺院上香的時候,正值我生意虧本之時,我連三炷香都請不起,當時,我是焚了自己吃飯用的筷子許愿的,但是,照樣靈驗。而與我同行的一位富商捐了大批的錢財,最終還是生意虧損,還招來了牢獄之災。那是因為他掙得是不義之財,住持告訴我,只要六根清凈,處處皆見蓮花開……”
他瞬間醍醐灌頂,同意了妻子種鮮艷的花,還把自己的小店取名為“六根清凈”。許多香客從他的花圃里買花草,卻發現這些花草的根部泥污不堪,于是打趣他說:“你這分明是‘六根不凈’啊!”他便笑著說:“六根不在花草上,六根是在我們心里啊!”
光陰荏苒,轉眼60年過去了,當年的小伙子已經成了須發皆白的老人,妻子也早已歸西,只剩下他孑然一人。他一生事佛,一生做善事。山上寺廟的住持換了多人,但是,每一位方丈都會告訴香客,除了到寺院拜佛,也別忘記到山腳的花店去會一會那位須發皆白的店主。
從排斥到接受,從煩惱到歡喜,周圍的世界沒有變,改變的是人心,心寬了,心凈了,自然就容得下萬物,也容下了理想和幸福。
【靜夜感悟】
只有在澄明散淡的心靜中,才可以清晰地透視自己的心靈,找到堅定的信念,正如飛鳥展翅高飛,一躍千里之遙,卻是那么地從容悠閑。讓我們去領略一個人置身于萬里晴空中的那種欣然灑脫吧。
上一篇:《人生如戲,流年似水》人生智慧
下一篇:《像百合一樣純真》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