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孝諧亡命,世積冤死
王世積才華橫溢,見識超群,平定陳國以后,他見隋高祖楊堅生性猜忌,致使許多功臣不得善終,為確保自身安全,他終日與酒為伍,不理政事。他這番良苦用心確實起到了一定效果,以至于隋高祖誤會他有酒疾,將他召進宮內由御醫療治。也許是禍福終不由人,世積如此謹小慎微,還是未能逃脫命定的劫數。那是他參與征遼以后,官拜涼州總管,原以為這下遠離朝廷,觸怒皇帝的危險大為減少,沒料到青龍與白虎隨行,始終有小人在他背后作祟。他有一個親信名叫皇甫孝諧,因犯罪遭到官吏的追捕,這人潛逃來到涼州(治今甘肅武威縣),要求世積給予庇護,未能如愿,由此心懷仇恨。其實這也不能怪世積,他自己如此任勞任怨做人尚且無日不提心吊膽,他哪里還敢引火燒身,收容一個有罪在身的逃犯?可是皇甫孝諧卻不管世積有何難處,他只知道由于世積的拒不接納使他終于被官吏抓獲,并發配桂州,受總管令狐熙的調配。他在令狐熙手下的日子好像也很不好過,窮困倒是隨叫隨到,于是更加氣惱。他不愿好好地自我反省,反而認為這一切全都是由世積一手造成,為此,他決定報復。當時朝廷對謀反的事情極為神經過敏,而王世積曾是北周舊臣,給他附會點這方面的罪名絕對可以整得他不死也要脫層皮。而且告發者將受重賞,本朝已有過這樣的先例。懷著一腔僥幸,皇甫孝諧斷然誣告世積謀反,聲稱世積曾請道人為自己看相,那道人說他貴為國主,又說他的夫人當為皇后。皇甫孝諧還言之鑿鑿地指證說:“王世積赴涼州上任以前,他的一名親信對他說河西是天下精兵所在,可以成就大事,他回答那位親信說,涼州地廣人稀,并非用武之地。”皇甫孝諧這番無中生有的告發居然被朝廷信以為真,可憐王世積一生忠心不二,到頭來竟然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更可笑的是,皇甫孝諧明明是栽贓陷害,朝廷卻重加褒獎,替他加官進爵,于是一個真正犯法的人,搖身一變竟成了隋朝的上大將軍! (《隋書·王世積傳》)
上一篇:殺雞儆猴·孫武練兵,軍令如山
下一篇:一鼓作氣·孤軍奮戰,萬里摧鋒